儿子成年就分土地,你猜他们每家每户会生多少个孩子出来,之后的土地从哪儿来?
你是串爆,要带领大明打上月球?
第四:皇室宗亲只能获得一个镇的封地,后代都不获得爵位和朝廷的资助,只能依靠城镇,并且需要向朝廷交税。
请问:皇帝的儿子扔到地方上,打算怎么监管?
他们私下兼并土地、控制商业,难道官员在皇权至上的环境下治得了他们?
明朝宗室制度最大的害不是俸禄,俸禄朝廷可以拖欠不给,最大的祸害是就藩。
事实上明朝中期开始,除了领头的几位藩王,大多数宗室俸禄都被朝廷拖欠,以至于闹出皇室宗亲进京讨薪的丑闻。
除非否定皇帝高人一等,否则没人能监督皇帝的亲戚。
就算是在否定有人天生血统高贵的时代,你见过顶尖当权者的亲戚被有效监督吗?
第五:发行银币,银币价值不由货币本身含银量决定,而由国家信誉决定。
首先说信誉,大明前期还行,中后期,大明朝廷的信誉?你在开什么玩笑?
其次,这个建议就有问题。
你如果说发行的货币,以国家信誉作为保障,就像纸币一样,以国家信誉担保是没问题的。
但你说货币,尤其非纸币,乃是银币,它的价值不由它本身决定,而是由国家信誉决定,你初中上课的时候都在睡觉?
如果你以我国的货币举例子,那我已经真的建议你回炉重造,再去读几年书。
第六:实行粮食官方专卖,从农民手里收到的粮食由官方向城镇脱产群体出售。
这么胡搞的结果,稍有点常识就能想到,肯定是官差四处搜刮,低价强买农民存粮。
如果家里有在“旧社会”生活过的老人,可以问问他们,说不定他们还亲眼见过。
第七:明朝实行大量基础建设,支付给农民的工资是银币。
首先,基础建设指哪些?该怎么实行?
你该不会套的是我国的大规模基建计划吧?
其次,没有足够的白银积累就想用白银货币,会怎么样?
初中学过,会通货紧缩。
不管朝廷给银币规定什么价值,老百姓心里都会给它定义一个实际价值。
毕竟是银的,不至于像大明宝钞那么离谱,但也就是五十步笑百步。
第八:鼓励经商,实行知识产权保护,严格保护被雇佣人的利益。
鼓励经商,那水力作坊和农田灌溉、漕运争水的时候,支持谁?
为了保护商人,把地主、农民、官员、军队都得罪?
工商业用地给什么价格?
被征地的地主和农民反抗的时候,朝廷镇压谁?
工商业投资回报率不如买地收租和放高利贷,敢强行压低地租和利率为工商业筹款吗?
保护雇工利益?那雇工要求增加工资的时候,是保护雇工还是鼓励经商?
城市粮价下跌,卖粮的地主和农民不干,城市粮价涨了,工商业主和雇工不干。
统治这个14世纪的国家,在没有工业化的年代,难道要舍弃地主和农民,靠工商业主和雇工?
在技术上取得成果的人要奖励,那么研究儒经研究出成果的人要不要奖励呢,如果不奖励,难道要让工匠地位超过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