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张大嘴巴,“亲爸爸,他们会反的吧?”
“谁让你真去做了,找个人把风声透露出去就行了,自会有懂事的人来找你妥协的。”
“甚至还可以说你要娶姓孙的或者姓袁的姐妹为后,看他们服不服。”
“斗不过他们,你就直接撂摊子。”
“大清总归是要亡的,无非是体面和不体面的区别。”
“体面一点,朝堂群臣利益虽然受损,但在新朝或政、或商、或学,总能占个位置的。”
“若是不体面……”慈禧顿了顿,冷笑一声,讥讽道:“现在不是明末,不是剃了头发留上辫子就可以在新朝占有一席之地的年代了。”
光绪不解的问道:“亲爸爸,可儿臣撂挑子,爱新觉罗家族不就完了?”
慈禧盯着光绪看了半天,看的他直冒冷汗,怯懦着问道:“亲爸爸,可是儿臣说错了?”
“不是错,是傻!”
“大傻特傻!”
“你以为你不撂挑子,勤勉努力,爱新觉罗家族又能好到哪儿去?”
“为什么派宗室子弟出洋?为什么派宗室子弟投袁、投孙和他们一起造大清的反?”
“都是为了保留火种。”
“无论是体面,还是不体面,大清亡了,爱新觉罗家族都要送些人头给新朝砍,剩下的人要改名改姓蛰伏起来,数十年乃至百年,爱新觉罗家族才能正大光明的走到台前。”
“不是复国!而是从商或者从政!”
“亲爸爸,那儿臣不管做什么,岂不都是无用功。”光绪有些沮丧的说道。
“怎么会是无用功,你做的好一点,家族的子弟就能多活一些。”
“娶汉人为后就是一步好棋,只要成了,对民间施以恩惠,在对外的战场上胜一两场,你在史书上的名声便不会差。”
慈禧安慰光绪一番,就让他去处理朝政了。
说了交权,就是交权,别什么屁大点的事都来烦自己,别影响自己和佛教高僧讨论佛学。
慈禧开始信佛了,不是因为其他,而是因为陵墓。
薄葬、厚葬,都会被挖。
也许是战乱年间的军阀土匪,也许是新朝考古。
终究不是个好去处。
与其落得被人将尸骨扔在地上,不如一把火烧了,最起码这属于自己主动选择的。
但直接烧了,慈禧过不去心里的坎。
索性信佛,佛教徒都会火化。
也算是给自己找了个聊以自慰的理由。
。。。。。。
【炎黄地,多豪杰,以一敌百人不怯……男儿仗剑行千里,千里一路斩胡羯。
爱琴海畔飞战歌,歌歌为我华夏贺。
东京城内舞钢刀,刀刀尽染倭奴血。
立班超志,守苏武节,歌武穆词,做易水别。
……】
这是一首九五年时候,鲁大学的一名学生在评论区发给诸位先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