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穿成败家女?我拒绝摆烂带飞全家笔趣阁 > 第152章 群情激愤(第1页)

第152章 群情激愤(第1页)

八月底的颍州,热风里头都带着一股子甜滋滋的稻香味儿。

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金黄金黄的,稻穗沉甸甸地压弯了腰,眼看着就能下镰刀收割了。

农人们一个个脸上笑开了花,蹲在田埂上,搓着饱满的谷粒,盘算着今年能打下多少粮食,能换多少银钱。

娃儿的冬衣、老人的药钱、来年的种子钱,可都指望着这片金灿灿呢。

“托了新昌王爷的福啊!”老农咧着嘴,露着豁牙,“要不是王爷当年力排众议,引水修渠,推广这双季稻,咱们哪能有今天这好光景?”

“是啊是啊!往年这时候,青黄不接,都得勒紧裤腰带。你看现在,仓库里去年的谷子还没吃完,新一季的又要进仓了!”旁边的人连连点头,心里头满是感激。

有人甚至提议:“咱们得了王爷这么大恩惠,是不是该凑点心意,给王爷送些新米去?表表咱们的谢意!”

这提议立刻得到了一片赞同声。

可这好气氛,没持续多久就被一个从外面传来的消息给打碎了。

几个走南闯北的行脚商人,在茶摊歇脚时,带来了一个让人目瞪口呆的消息。

朝廷,好像要罢免新昌王!

起初,农人们只当是胡说八道。

“放他娘的屁!”一个黑壮汉子当场就骂开了,“王爷把咱们颍州治理得这么好,粮仓满满,路不拾遗,朝廷凭啥罢免?还有没有天理了!”

“就是!不讲道理嘛!”老农气得胡子直抖,“俺们种了一辈子地,没见过比王爷更懂农事、更心疼咱们庄户人的官老爷!朝廷那帮子人,坐在京城里知道个啥?”

“王爷要是走了,这双季稻还能种吗?这好日子还能有吗?”更多人开始担心起来。

消息像长了翅膀,飞快地从田间地头传到村里,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和里正一听,也坐不住了。

这还了得?王爷可是他们的主心骨!里正们赶紧往县衙跑。

县令老爷这几天正美滋滋地等着收粮征税,业绩好看,升迁有望,心情好得不得了。

一听里正们慌里慌张的报告,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手里的茶碗“啪嗒”一声掉在地上,摔得粉碎。

“此话当真?!”县令声音都变了调。

“千真万确啊大人!外面都传遍了!说是朝廷派的兵,都快到了!”

县令只觉得眼前一黑,差点晕过去。

新昌王要是倒了,他这靠边站的县令还能有好果子吃?这颍州的天,怕是要变了

!他猛地站起身,官袍都来不及整理,声音发颤地连声催促:“备轿!快备轿!本官要立刻去求见王爷!还有燕将军!”

就在颍州上下因为这惊天消息而人心惶惶的时候,一支五千人的朝廷精兵,正浩浩荡荡地开到了颍州地界。

带兵的于承泽将军看着远处隐约可见的城墙,抬手下令:“天色已晚,就在城外就地驻扎,明日一早进城!”

军令传下,队伍停了下来,开始安营扎寨。

奔波了半个多月,士兵们早已人困马乏。军师凑到于承泽身边,一脸苦相:“将军,弟兄们这一路紧赶慢赶,啃干粮喝稀粥,嘴里都快淡出鸟来了,体力实在有些跟不上了。您看是不是能让大伙儿吃顿热乎的饱饭?”

于承泽皱了皱眉:“军粮呢?”

军师苦着脸:“朝廷拨的粮草本就勉强够路上吃用,这一疾行,消耗更大,已是所剩无几了。眼看就要进城办事,总得让弟兄们吃饱了才有力气不是?”

他说着,眼睛瞟向了不远处,“将军您看,这颍州还真是富庶,这稻田……”

于承泽顺着他的目光看去。

只见夕阳余晖下,紧靠着官道的一大片稻田,金黄灿烂,稻穗饱满得低垂着头,晚风一吹,稻浪翻滚,散发出阵阵成熟的清香。

于承泽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哼了一声:“哼,新昌王倒是好本事,粮草如此充足。”

他略一沉吟,便下了命令:“既然如此,就地取材吧。派人去通知这里的村里正,征用这片稻田。让弟兄们自己动手,割稻、舂米、煮饭!”

“得令!”军师脸上露出喜色,赶紧下去安排。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