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妃放心,我谁也不告诉!”
孩子伸出小手,掀开案上的图卷,惊喜地叫道,“这三个字,我认识,定——河——图!”
女人低声惊叫一声,伸出手来,捂住孩子的嘴。
“棣儿,低声!”
孩子的眼睛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母妃,等我长大了,我一定要造大船,派人去这个岛,寻找我的姨妈……还有那个人!”
历史抑或传说:
洪武二年,朱元璋密派御医田仲卿到柳河川看望常遇春。
“皇上听闻将军身患重病,甚为关怀,派下官前来为将军治病!”屏退左右后,田仲卿道。
“谢皇上关心,末将无病,身体好着呢!”常遇春笑道。
“不!将军已病入膏肓,大去之日不远矣!不过将军尽可放心,你去后,你的丰功伟绩将载于青史,你的家人更会得到丰厚的赏赐!”田仲卿冷冷地说,“当今皇上仁慈,念在当年将军曾经誓死追随皇上的份上,不提将军和要犯相通之事,难道将军倒要弄个谋反之罪然后诛灭九族吗?”
田仲卿把一瓶药放在常遇春的面前,“此药乃皇上所赐,能治将军之病!”
常遇春拿起药瓶,泪流满面,然后一饮而尽。
当夜,常遇春中毒身死,军中皆言暴病而死。
常遇春死后,朝廷追封其为“开平王”。
洪武三年初,太史令刘伯温主持撰写《元史》。
朱元璋巡查翰林院,见到书册中有百里濯缨、楚映雪名字,心中不快,问太史令刘伯温道:“此二人之功,似不足书于史书中。”
刘伯温答道:“此人曾在鄱阳湖之战中率先击溃陈友谅,在平江府之战中擒获张士诚,更在北伐中重创王保保,攻占大都,战功赫赫,虽然二人顽劣不恤皇恩,但作史当依据事实定,窃以为可载之青史。”
朱元璋皱眉问道,“史书中不得出现此人!”
“史书当记录真实的事实,皇上之言,叫微臣好生为难,”刘伯温躬身道,“篡改史实之事若流传民间,亦有损皇上天威啊,往皇上三思!”
朱元璋森然道:“朕想让世人看到什么样的史实,世人便只能看到什么样的史实!”
次日,刘伯温辞官回乡,朱元璋令宋濂代之。
此后,史书中再找不到定河军的一丝痕迹,鄱阳湖大战、平江府之战,仿佛定河军从未参与,朔阳之战甚至似乎都不曾发生。
但朱元璋对刘伯温终究不放心,复召其进京。
洪武八年春,朱元璋授意胡惟庸,派御医在刘伯温的药
中下毒,将其毒死。
刘伯温享年六十五岁,留下《诚意伯文集》计二十卷。
洪武十七年,朱元璋派田仲卿毒杀曹国公李文忠。
洪武十八年,朱元璋得知徐达后背生疮,派田仲卿送去蒸鹅一只。后背生疮忌蒸鹅,徐达从这只蒸鹅明白了朱元璋的意思。
“大哥让我死,我便死!”徐达慨然服毒身亡。
蒸鹅送出后,朱元璋忽然心生后悔,派钦差追至徐达府,然徐达已死。
田仲卿闻之,长笑数声,将徐达未饮尽的毒酒一饮而尽,死于徐达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