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射雕之武穆遗书第一章 > 第114部分(第2页)

第114部分(第2页)

从天而降的不是飞鸟,而是敌人,这让这些女真人感到了恐惧。

“是宋军敌袭!是宋军敌袭!戒备!戒备!”仆散揆高声大喝,恐慌之中的金兵顿时如找到了主心骨一般,心中的恐惧竟然渐渐褪去。然而这时,五千宋军,已经成功的降落在了地上,二话不说,就发出震天的喊杀声,往城门口杀去,想要打开城门!

就在喊杀声响起的同时,城外的宋军大营忽然涌出无数黑压压看不到尽头的宋军将士,个个顶盔掼甲,阵型整齐有序,撞木车在前,投石机在后,云梯先行,运兵楼后继。十万大军似乎就要全力攻城!

“极赤多,你率领一万兵将,将城中来袭的宋军,务必全部杀死!城门万万不得有失!否则提头来见!”这样危急的时刻,就是仆散揆这样的名将,也再不能保持镇定了,歇斯底里的大喊,并且亲自提起了狼牙棒,就往正爬到云梯的宋兵的脑袋上砸!

谁知那名宋兵的竟是毫不畏惧,抬手便是一记金锤迎击,宋兵脚下的云梯受不住这股大力,顿时被毁,宋兵的左手攀住城墙,就要纵跃上来。

“杀了他!”仆散揆艰难的大叫,刚才那一记金锤已将他手中的狼牙棒敲飞了出去,而且全身酸麻,一时动弹不得,只能拼命地大喊。

但是晚了,等到麾下金兵的狼牙棒招呼向那人砸去的时候,那人已借力跃了上来,哈哈大笑道:“哈哈!曲三那小子做了敢死士校尉,再没人抢老子的先登之功啦!”正是明教六散人之一的毕再遇。

“保护大帅!保护大帅!”见到仆散揆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他手下的亲兵顿时向他身边聚拢过去。

毕再遇挥舞擂鼓瓮金锤,刚刚敲碎了一名金兵的脑袋,听到这句话,顿时大喜,道:“该老子夺得首功!”连忙挥舞双垂,就向仆散揆杀去。

这时“吱呀呀!”的刺耳声音响起,在五千名敢死士的强弩和朴刀之下,城门处的数百金兵全军覆灭,洛阳城的大门,被宋军敢死士从里面打开了。当然敢死士也付出了被极赤多一万大军杀了数百人的代价。

然而这不重要,洛阳城门一开,谁都知道这座雄城就再也无法成为凭仗。八万金军面对十万精锐之极的宋军,不用想也知道结果会怎么样。

甚至连仆散揆都感到了一阵绝望,好不容易从毕再遇的金锤震荡中恢复过来,就听到了城破的消息,仆散揆愤怒欲狂,绝望欲死。

“杀敌!杀敌!”但是再怎么绝望,身为名将的自尊,仆散揆不允许自己不战而逃。

身边的金兵围着毕再遇不断地进攻,却没有任何效果,反而在那对可怕的擂鼓瓮金锤之下,留下了无数亡魂。(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二章洛阳城破

洛阳这座天下雄关,面对在这个世界上第一次崭露头角的空降兵,到底还是没能守住。甚至连半个时辰的时间都没有坚守住,被从洛阳城内,打开了城门。

宽三丈有余的洛阳城门洞开,极赤多率领的一万金兵,还想要拼死地再次关上城门,奈何那五千名敢死士却是死死的守在城门口,腰间的强弩,不断地激发,近距离之下,几乎每一支弩箭,都会带走一名金兵的性命。

强弩射完的敢死士们,提起朴刀,就向金兵的咽喉胸口等要害搠去,拼却了性命,也不让这座雄关再次阖上它的大门。

岳无笛轻舒一口气,空降兵到底没有让他失望,虽然装备简陋,但是这种兵种却是从来没有出现在世人面前过,出其不意之下,倒是收到了奇效。

“全面进攻!”岳无笛在中军之内,轻轻说了一句。韩侂胄立刻大声将帅令传达了下去。

顷刻间,十万大军全数向城墙处逼近,前锋军队快速地涌进城墙之中,取代了敢死士,与极赤多的一万金兵交锋。在这些体力保持在全盛状态的宋军的冲锋之下,极赤多连连败退,本人也在乱中,被曲三一杆长矛掷出,扎中了咽喉,取了性命。

后续军队暂时无法进入城门,便从运兵楼和云梯处纷纷向城墙上涌上,在这种时候,金军士气早已低落了下来,城墙上的防守早已不成章法,甚至好多金兵已经纷纷向北面逃亡。

北伐军几乎没有付出多少代价,便攀上了城墙,大军主力一到,金兵眼见黑压压望不见尽头的北伐军兵临城上,更是吓破了胆。溃不成军,任凭仆散揆如何约束,也没有丝毫的作用。

仆散揆现在可谓是孤军奋战,他身边现在只有三百多名亲兵还在死战,想要拼死护卫主帅突围。

毕再遇凶猛之极,虽然全身浴满了敌我的鲜血。仍然勇不可当,一对擂鼓瓮金锤重若千钧,每砸中一个金兵,便带走一名金兵的性命。眼睛睁得若铜铃一般大,盯着仆散揆的脑袋,死死不放,仿若看见了一个活色生香的美人一般。

“仆散揆休走,脑袋给毕爷爷拿来!”毕再遇大吼一声,一双金锤左右横扫。凡是阻挡在他身周的金兵,无不骨断筋折,被砸倒在了地上。

毕再遇大踏步向前,向着仆散揆冲去,高举金锤,就要砸下。

仆散揆嘶吼一声,从地上捡起一根狼牙棒,就要硬抗。但哪里是毕再遇天生神力的对手,狼牙棒在剧烈撞击之下。顿时变得如面条一般的弯曲。巨大的力道传递到了仆散揆的手臂上,将他的双手也震得鲜血淋漓。

“仆散揆,纳命来!”毕再遇再次大吼,右手直击,擂鼓瓮金锤便直直地撞在了仆散揆的胸口,仆散揆的胸口顿时塌陷了下去。毕再遇咧嘴一笑。从地上捡起一柄朴刀,就割下了仆散揆的脑袋,挂在腰间。这可是一件大功劳!

类似的情形正在不断地发生着,不断地明教弟子,或是衡山书院弟子。见着有些官职的金兵将领,在击杀之后,便毫不犹豫地割下脑袋来挂在腰间。金兵将领的头盔,足以表明他们相应的级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