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而众臣联名上谏,请皇上赐死敏妃。
六皇子此举,彻底惹怒了皇上,将其关入冷宫,一关多年,不闻不问。
后来皇上也迫于压力,不得不将敏妃赐死。
从那以后,六皇子和皇上的恩怨,便从此结下。
此等秘事,如今京里知道内情的人不多,只知道瑾妃身死,曾引起过京中的轩然大波。
大家都讳莫如深。
万鹿书院山间阴冷,六皇子房里尚未烧起银丝炭,可他却不觉得冷。
他独自一人给母亲上完香后,才出了房间。
只是在门口,巧遇见了纪砚书。
纪砚书披着斗篷,由一名书童搀扶着,眼神烁然:“想来今日大家都不敢近殿下身边,草民准备了些点心吃食,殿下可愿一同用些?”
六皇子脸上不见阴霾,淡笑一声道:“纪先生自称草民,可折煞我了。刚好我有些学问想请教先生,想着要来叨扰先生,如今先生亲自登门,我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纪砚书背着手,缓缓点了点头。
他当然知道六皇子到万鹿书院此行的目的。
不仅仅只是为了韬光养晦。
还有背后为计之深远。
……
大年三十,战洵夜回了汝阳伯府吃年夜饭。
今日在席的人不多,就只有汝阳伯老太公和老太太,以及媳妇孙氏和孙子纪文庭。
纪文庭今年高中状元,得圣上赏识,年后便能入翰林院,任编修一职。
自古有言,“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
内阁的门槛颇高。
可若是入了翰林,便算是半只脚踏入了内阁,以后若不犯大错,便几乎是仕途坦荡,平步青云。
战洵夜上次来时,还没正式恭喜过纪文庭,这次他一同带了贺礼,送给这位表弟。
“这是三彩芙蓉石云纹笔架,好不容易才寻的一块石头,特意给你打造的。”
纪文庭如今年十八,比战洵夜小不了多少。
此时看着这件笔架,却有些吃惊,浅笑问道:“我还以为表哥会给我送宝剑,没想到却是笔架,实在是令人意外。”
战洵夜摸了摸鼻子,他的确是想送点自己喜欢的。
可晏知说,送礼得送人喜欢的,听闻纪文庭是位端方持重的君子,爱好笔墨纸砚。
那自然是要投其所好。
只是,纪文庭收了礼,却反倒揶揄起了表哥来:“表哥今日过来,为何不带表嫂一同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