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火药是什么东西?
竟令晏先生露出这副模样。
显然,相比他们两人的意见,晏先生对凌副将的提议更感兴趣。
凌远将另外三人带到了自己的营帐,然后从床底翻出了自己调配的火药粉。
他把粉末撒了一点出来,用火给点上。
火光迅速蔓延,刺啦啦地发出亮光。
但灭得很快,一点粉末,眨眼之间便烧完了。
凌远展示完,便看向姜婉宁,道:“如今只做到这种程度,只觉得将来必有用处,但已经不知要如何改进。”
说完,他难得露出些羞赧之色。
这东西,拿出去吓个小孩都够呛,还如何震慑东胡人?
晏先生怕是要失望了。
还是赶快收起来,别丢人现眼了。
可姜婉宁脸上却没有失望之色,反而是惊喜!
能调配出火药,已经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了。
虽然老是听说,只要按照“一磺二硝三木炭”的配比,就能调配出火药。
但其中每一种材料的精度,却难以拿捏。
这也是一开始她就没有将此纳入增强镇北军,军事实力范围内的原因。
这玩意儿虽然有了众所周知的配比,但她又不是理科生,实在搞不来。
如今最难的一步,已经被凌远给完成了。
接下来就好办了。
于是她说:“这东西有用,只要稍加改良,便能威震四方,到时定能震慑东胡,不敢轻易来犯!”
要想东胡宵小不敢来犯,根源性的办法便是提升军事实力。
这是姜婉宁一直琢磨的事情。
但不管把镇北军养得如何膘肥马壮,东胡却未必会感到恐惧。
若是这火药,那就不一定了。
可不管姜婉宁表现得多么惊喜,其余三人却不太理解。
刚才那稍纵即逝的火光大家都看到了,能有什么威力?
甚至连营帐都没点着。
姜婉宁知道他们不理解,解释也是白费,等成品做出来,让他们亲眼看见了,才会相信。
于是她当即便找来笔墨和纸,准备画图。
“此为‘陶弹’,外表尖刺,用铁刃碎片与火药混之,中贯麻绳,以纸并杂药敷之,最后施瓷胎外壳,用抛石机或人力抛出或埋藏放置在敌人阵地上,引爆碎裂,便能炸杀四方,威力无穷。”
陶弹,在后世改良后称为手榴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