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知道的,我素来爱听这些个新鲜事,不过是错手一回,再说起来,也都是自家的姊妹兄弟,还是什么大事不成,也值当你取笑?”
凤姐儿哼哼两声,抿嘴笑道:
“虽是我胡说的,也不能算白做梦,要说起来,三丫头不是也不小了?你瞧瞧,这样的人物儿,家世,门第,什么人家配不上?早晚将来是要管着一大家子里里外外的营生。
按说在座的都没外人,你要是想先拿你林大哥的营生家私来练练手也无不可。
只是招呼总得先打在前头,横竖那可都是有主了的,只赔一盏茶怕还不够,说不得还得磕上几个头,恭恭敬敬的,人家才肯应你~~”
众人听了,一齐都哄笑起来,黛玉羞恼的不行,轻轻咬着下唇,顾不上再和探春计较,斗嘴又斗不过凤姐儿,起身就要走,好歹被林思衡拽着,黛玉便瞪他一眼,林思衡劝道:
“且先坐着,走了倒没意思,任她挑舌,咱们只不理她就是了,况且她说的也是实话。。。”
前面几句还罢了,独最后一句说出来,众人愈发笑得不行,黛玉强绷着捶他两下,也忍不住笑起来:
“呸!什么实话不实话的,你也跟着她来作弄我?”
嘴上恼他,却仍随着自家师兄的意,又在原地坐着。
凤姐儿瞧着大为纳罕,她与黛玉是常来往的,自然知道黛玉的“小性儿”。
她说这两席话,一是“报复”林思衡方才在外头对自己不搭理,小小的“报复”一回。
二则也是因赵姨娘的事,便是原对探春有些欣赏,又得了林思衡嘱托,不往探春身上牵连,可要说全无埋怨,那也不是凤姐儿“睚眦必报”的性子。
有那坏胚在这坐着,她也不怕真闹出什么事来,即便有林丫头恼了,也不过是那坏胚哄几句好话的事罢了,然而林丫头竟似没当一回事?
林丫头原来竟是这样大方的性子?
凤姐儿眼神闪烁,心里更有些别的计较。
她却不知,黛玉如今这般“大方”,原也是有她的一分功劳的:
想黛玉初入京时,凤姐儿与贾琏尚且情深义重,到得眼下却已不止是形同陌路,黛玉自然也能瞧的出来。
况且府里常有人暗地里道凤姐儿严苛小气,管束贾琏太甚,上回凤姐儿落难,便多有人背地里看笑话,贾琏劝叫凤姐儿服那宝药,安的什么心思,更欺瞒不过黛玉,她瞧的清楚,只是不在嘴上说罢了。
如此种种,虽其中未必有什么正理,落在黛玉眼中,也叫她暗暗当作教训:
倘若有一日她与师兄也走到这等田地,只是略想一想,就直叫她心如刀绞,痛断肝肠,恨不得干脆死了才好。
况且黛玉她也是已有准备了的,早放宽了心思,她又不是瞧不出来,哪里还用得着凤姐儿来说。。。
因而若在旁人跟前,无论如何,她是绝不肯叫师兄难堪没脸,便果真心里一时恼了,也不过私底下与师兄埋怨两句,叫他哄一哄自己就罢了。
可怜凤姐儿言语挑唆,指望着看一回热闹,好泄一泄“心头之恨”,却不知自己竟已成了黛玉心中的反面教材,若知如此,也不知该作何感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