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媛媛同志,你是我们这次报道的绝对主角!重中之重!你这几天,把手头其他工作先放一放,集中精力配合小刘他们。
多想想,多回忆回忆,写作时的心路历程,遇到的困难,克服的过程,灵感来源……特别是那些感人的细节!越生动越好!这是宣传的需要,也是树立典型的需要!”
陈媛媛有些无语,不就是一个一等奖吗?也值得处长这样大动干戈。
宣传自己都成政治任务了。
处长的话,把办公室里的气氛瞬间点燃,小张、老王、小刘等人立刻响应,开始热烈地讨论起采访提纲、报道角度、版面安排,仿佛一场声势浩大的战役即将打响。
“处长,总政治部还要求持续报道战士们的风采,我没时间……”陈媛媛为难地开口道。
处长笑了笑,脸上带着一种理解年轻人的宽容大度:“这事儿,不急!你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配合好宣传!这是关系到我们整个军区荣誉的大事!稿子可以慢慢写,凭你的文笔,还怕没有灵感吗?”
他大手一挥,不容置疑地拍板,“就这么定了!大家抓紧时间行动起来!小刘,你先跟陈媛媛对接一下,下午就拟个详细的采访计划出来!”
整个西北军区似乎都沉浸在这份巨大的喜悦之中。
在和平年代,能拿到三等功是多么不容易。
这不仅是陈媛媛的荣誉,也是全军区的荣誉。
杜司令和几位首长商议之后,决定在下周一陈媛媛摆庆功宴。
街头巷尾,到处都在议论这个好消息。
家属院也不例外。
钱大婶家已经迎来了第六波客人。
与钱大婶不对付的婶子、大娘们跟约好似的全都上门。
“钱红英,你这情报不准确啊,人家陈媛媛要是没真本事,能获得风采大赛一等奖吗?还是唯一的一等奖。”
这话钱大婶已经听过无数次了。
钱大婶辩无可辩,只能讪讪地说,“我也只是听人说。”
“是他们特情二处的罗干事说的,对!就是她说的。”钱大婶似乎找到了背锅侠。
“你家赵文超那位也在特情二处,你怎么不听他说?”这些婶子大娘可不准备这样放过她。
“你不经证实,就到处败坏陈媛媛的名声,你们一家怎么好意思沾陈媛媛的光,分上住房啊?”
……
赵文超脸色铁青,他这段时间被人奚落了好几次。
自家媳妇造陈媛媛的谣,他却因为陈媛媛被记集体三等功两次,总政治部记了一次,军区又给特情二处再记了一次。
因为这两个集体三等功,困扰他家多年的住房问题,顺利解决了。
人家话里话外地问他,脸皮怎么这么厚?
还有人直接对他说,看不上陈媛媛就不要沾人家的光,需要房子的人多的是。
吃过晚饭,家中再也没有人上门的时候,赵文超终于爆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