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是在向陛下弹劾杜荷么?
为何陛下不仅不过问杜荷所犯之事,反过来说教他?
这合理吗?
长孙无忌连忙拱手道:“回陛下,臣这段时间一定会跟承乾多接触,让他知道我这个舅舅一直在默默地支持他。”
“此前虽有些误会,但臣有信心能说服承乾,并获得他的理解。”
顿了顿。
他话锋一转道:“陛下,既然杜荷对承乾的威胁巨大,而杜荷如今又犯下大错,不如趁机削弱他的权力?”
“杜荷担任的雍州牧、司法巡察使、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格物院院长,全都是实权官职。”
“臣建议摘掉他的四个重职,才能控制住这匹可能会脱缰的野马!”
此前陛下任命杜荷为司法巡察使,他以为这只是一个虚职。
可当他看到杜荷能随意调动三司的官吏时,长孙无忌知道司法巡察使这个职责,其权利仅次于雍州牧!
而格物院的院长,权力同样不可小觑!
如今格物院有属官800人上下,这些人全都享受入品官吏的待遇,而杜荷拥有人事任免权,格物院岂不是成为杜荷的一言堂?
权力比他这个吏部尚书还要大!
毕竟他行使吏部尚书之权时,还要受两个吏部侍郎,以及尚书左仆射的管束。
甚至三省主官和拥有同中书门下三品的大臣,也能举荐五品以上的官吏,又分了他一部分的权力。
如果现在不趁机削弱杜荷,等陛下的权力被架空时,可就来不及了!
当然,这个来不及,指的是他们这帮人。
李世民看着一脸真诚的长孙无忌,他忽然笑说道:“不知不觉中,杜荷那个无法无天的纨绔小子,竟然也担任这么多的重职!”
“还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啊!”
贞观二年,他命杜如晦以检校侍中之职兼任吏部尚书,依旧总管东宫兵马。
贞观三年,他让杜如晦代替长孙无忌为尚书右仆射,仍旧兼任吏部尚书,和左仆射房玄龄一起辅佐朝政。
十多年过去了,杜荷所取得的成就,已经超越其父亲!
这。。。
长孙无忌的脸色微微变黑。
为何陛下的关注点,总跟他弹劾之事不在同一个维度?
难道陛下不想削弱杜荷的势力?
长孙无忌强颜欢笑道:“陛下说的对,要是莱国公知道杜荷执掌十余万府兵,统御三司百官,还管着大唐的钱袋子,他在九泉之下定会开怀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