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生照明:在经络步道铺设嵌入式地灯,按经络走向点亮,形成“人体经络”光带;
-
安全照明:园路采用仿中药罐造型的庭院灯,光线柔和不刺眼,符合中医“静谧养生”的理念。
五、运营管理与活动策划:让公园永葆生机
(一)运营模式:多元协作的可持续机制
1。
管理主体:成立“中医主题公园管理委员会”,由政府文旅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专业运营团队共同组成,负责日常管理与资源协调;
2。
专业支撑:与中医药大学、中医院、中药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聘请专家顾问团确保文化展示的准确性、理疗服务的专业性;
3。
盈利模式:
-
基础服务:免费开放公园主体区域,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保障日常维护;
-
增值服务:对理疗中心、互动工坊、主题餐厅等项目收取服务费,实行市场化运营;
-
文化ip:开发中医药文创产品、研学课程等文化衍生品,打造“公园+”产业链。
(二)特色活动策划:全时全龄的文化体验
1。
季节性活动:
-
春季“本草花季”:举办药材摄影大赛、花茶品鉴会;
-
夏季“伏天养生节”:开展三伏贴体验、中医避暑讲座;
-
秋季“丰收药膳节”:举办药膳烹饪比赛、药材采收体验;
-
冬季“膏方文化节”:邀请名中医开方制膏,举办冬至养生论坛。
2。
主题性活动:
-
“中医文化周”:联合中小学开展“小小中医师”研学活动,组织中医知识竞赛;
-
“非遗进公园”:定期举办针灸、中药炮制等非遗技艺展演;
-
“中医药科普大讲堂”:每月邀请专家开展养生保健、疾病预防等主题讲座。
3。
夜间经济项目:开发“中医夜话”文化沙龙、“经络灯光秀”夜间游览、“节气养生夜宴”等夜间项目,延长公园服务时间,提升综合效益。
(三)智慧化管理:科技赋能的便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