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高兴就好。
别说是站在垃圾桶旁边拍照,就是外婆想要站在桶内拍照,陈知年也只能支持。
后来,周辞白接到医院的电话,说人手不足,忙不过来,让他上班。陈知年就一个人带着外婆和几位老太太逛羊城,看羊城风景,拍照。
周末,周辞白的外公和舅舅请陈家人吃饭,两家人正是见面商谈婚礼事宜。
陈知年的爸妈也从东莞过来了。
虽然赚钱重要,但女儿的婚事更重要。陈知年是爸妈的第一个孩子,感情总是不一样的。虽然从小到大,他们陪伴在孩子身边的时间很少,但爱却不会少。
如果不是为了让孩子有更好的生活,他们也不会背井离乡的在外辛苦打拼。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
把孩子留在家里,最难过的也是他们。
但是,为了生存,为了生活,为了给孩子们赚学习费,他们只能狠下心来背井离乡。好在孩子也健康平安的长大了。
女儿长大了,能嫁人了。爸妈心里既高兴又难过。高兴是因为女儿终于长大了,要进入人生的另一个阶段了,难过是舍不得,也是对女儿未来生活的操心和担忧。
怕女儿遇人不淑,更怕女儿所嫁非人。
怕她过得不好,怕她将来生活难过。
很多很多,各种复杂的情绪糅杂在一起。
当然,更多是高兴。
在看过周辞白家后,爸妈就更高兴,更满意了。虽然外婆嫌弃周辞白家太小,但爸妈却是知道羊城房子有多贵的。
周辞白能买这样套房子,说明他是有能力的,女儿跟着他以后也不用吃苦受累。
至于男人坏不坏的?
呵呵。
这和钱根本就没有什么关系。
虽然说爸妈不会像青山镇的人那样为了钱而让女儿嫁给那些又老又丑的有钱男人,但也不希望女儿嫁个穷男人,辛苦一辈子。
他们很明白贫穷的艰难,更明白没有钱的无奈,所以还是希望女儿能嫁个有钱人的。但这个‘有钱人’的前提是人品好,思想正。
没有钱可以,没有人品就绝对不行。
虽然爸妈只见过一次周辞白,但对周辞白的为人还是比较信任的。
“这房子不错。”阿妈很满意,一应家具用应该有尽有。很多人可能奋斗了一辈子也不一定能买得起这样的一套房子。
外婆还是觉得太小了,“如果再大一半就好了。”那样的话,即使生了孩子也够住。现在的房子刚适合两个人,多个孩子就显得拥挤了。
陈知年呵呵,再大一半那得要多少钱?
阿妈安慰外婆,“以后会有了。”然后又问,“去哪里吃饭?定位子了吗?”其实,阿妈觉得不如在家自己做,干净又卫生。最重要的是省钱。
“舅舅定了泮溪酒店。”舅舅也是听周辞白说陈知年喜欢泮溪酒店的菜式,所以才定在泮溪酒店的。
其实,陈知年也没有什么喜欢不喜欢,她就是常在报纸上看到一些美食评论家介绍泮溪酒店的菜式,又因为泮溪酒店被评为羊城驰名酒家第一家,所以平时在说到酒店菜式的时候就喜欢用泮溪酒店比喻。
不管是林萤光还是周辞白都觉得她喜欢泮溪酒店,其实,真的不然。
“时间定在什么时候?”
“晚上。晚饭。”
陈知年一边和阿爸说建材生意一边应付阿妈和外婆。
阿爸被吓得眼球都大了,“你哪来的本钱?”
大家不知道建材生意赚钱吗?
知道。
但可惜有本钱的人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