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新生1979 > 第279章 时代下的缩影 41(第1页)

第279章 时代下的缩影 41(第1页)

作战室里的空气比往日更凝重,也更滚烫。刚收复印尼各大城市的主官们风尘未洗,军装上还沾着硝烟味,却个个眼神发亮——王杰站在地图前,指尖敲了敲“印尼群岛”的标注,声音掷地有声:“光复不是终点。三天后,我们要在这里建立一个新国家。”

满室寂静,随即爆发出压抑不住的骚动。赵刚下意识摸了摸海军制服上的锚形标识,周虎的手指在重炮团的作战日志上划出一道印子,连最沉稳的马奎都微微前倾了身体。

“国家得有个名字。”王杰的目光扫过众人,“大家敞开说,从今天起,全军官兵都能提建议。”

“叫‘南洋共和国’怎么样?”周虎先开了口,“咱们在南洋立足,共和二字也透亮,人人有份。”

“我觉得加个‘联合’好。”李铁接过话,“这里民族多,华侨、印尼本地人都有,叫‘南洋联合共和国’,显得更抱团。”

赵刚从海图上抬起头:“不如带个‘海’字?‘南洋海国’,既显出海防重要,也忘不了咱们是从海上打回来的。”

陈小醉抱着刚统计好的家属名册,轻声道:“女兵队里有不少人说,希望名字里带‘新’字,‘新南洋国’,盼着跟过去的苦日子彻底告别。”

讨论声越来越烈,参谋们在黑板上记下一个个名字:“南洋联邦”“千岛共和国”“复兴联合邦”……密密麻麻写了半黑板。

“名字定了,国旗军旗也得有讲究。”王杰指向墙角的空白画板,“底色用什么?图案放什么?都得有说法。”

谢军指着航空小队的臂章:“军旗能不能加个翅膀?再配交叉的炮管和船锚,海陆空都齐了。”

“国旗用蓝底吧。”赵刚提议,“像大海和天空,再画颗五角星,黄的,亮堂。”

“加道白杠?”周铁柱瓮声瓮气地说,“代表咱们收复的土地,从东到西连起来。”

说到国歌,气氛更热烈了。有老兵提议用战歌的旋律,“起来,南洋的儿女”那句大家都熟;也有女兵说想加段轻柔的调子,纪念牺牲的人。

最后,王杰在黑板中央写下“律法”和“国体”四个大字:“这两条最关键。国体选共和制还是别的?律法得管什么?谁来制定?

“共和制!”赵山河率先表态,“咱们从难民到军队,靠的是抱团,不是一人说了算。选代表出来议事,才公平。”

“律法得先定几条死的。”马奎推了推眼镜,“杀人偿命、抢东西重罚,保护妇女儿童,还有土地怎么分,这些得写清楚。”

“我觉得该设个议会。”林文补充道,“军队、民众、各民族都派代表,律法得大家同意了才算数。”

散会时,黑板上的字已经写满了。王杰看着众人眼里的光,沉声道:“三天时间,各单位发动所有人琢磨——名字、旗帜、国歌、国体、律法,每条都要拿出具体方案。三天后在这里汇总,定了就昭告天下。”

走出作战室时,夕阳正染红海面。营地广播里响起临时通知,号召全军官兵参与建国筹备,操场上瞬间热闹起来:老兵们围坐在一起哼唱起战歌的调子,女兵们用碎布拼贴国旗的样子,海军士兵在沙滩上用贝壳摆出船锚和星星,连刚学会写字的孩子都在石板上画着自己心中的“国家”。

夜色渐深,作战室的灯还亮着。王杰看着黑板上的“南洋联合共和国”几个字,指尖轻轻敲了敲——三天后,这里将诞生一个新的国家,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这三天,南洋复兴军的营地成了沸腾的海洋。11个团和4500人的女兵大队,从军官到士兵,从老兵到新补的青壮,人人都卷进了建国的讨论里。

各团的营房里,吃饭时、训练间隙,话题总离不开国名。有人觉得“南洋联合共和国”够大气,能拢住各族人;有人偏爱“千岛人民国”,点明这片土地的特征;还有老兵念着“复兴”二字,提议叫“南洋复兴国”,不忘来时路。

国旗的设计稿在各单位间传得飞快。步兵们爱用红底,说像热血;海军力推蓝底,掺着白纹象征海浪;女兵大队绣出黄星配稻穗的样子,说要兼顾土地和希望。有人在布料上画交叉的炮管与船锚,有人添上展翅的飞机,都想把海陆空的力量融进去。

军歌的调子更是五花八门。老兵们哼着当年逃难时的民谣,改了词儿唱“南洋的山,南洋的海”;通讯营的女兵谱出新旋律,柔和里带着刚劲;重炮团的人敲着炮壳打节奏,喊出的歌词格外铿锵。

律法的讨论更实在:“杀人偿命”“抢东西重罚”是共识,有人提出“土地归耕者”,有人强调“各族平等”,连孩子都凑过来喊“要保护妈妈”。

三天里,各单位的意见汇总成厚厚的册子,国名候选有17个,国旗草稿堆了半箱,军歌曲子记满了三个本子。连名家属都没闲着,老人讲古,妇人绣旗,孩子们画着自己心中的“国家”模样——整个营地像一块被点燃的炭,透着股要把日子过成模样的热乎劲。

三日后的作战室里,阳光透过窗户在地板上投下光斑,墙上贴满了三天来收集的画稿、歌词和建议书,层层叠叠像一片彩色的海。团级以上主官和各单位代表早早到齐,连陈小醉都带着女兵大队选出的三名代表坐在角落,手里捧着女兵们绣的国旗小样。

赵山河走上前,先清了清嗓子:“这三天,全军共收到国名建议23份、国旗设计稿156张、军歌曲子27段,律法草案11份。经各单位初选,现在把得票最高的方案摆出来,大家再议最后一轮。”

参谋们将最终候选方案铺在长桌上:国名一栏,“南洋联合王国”以压倒性票数领先;国旗小样里,靛蓝色底、金色王冠五角星配三道白杠的设计被圈了红圈;军旗的红色旗面与交叉军种符号图案旁,写满了“就用这个”的批注。

“国名就定‘南洋联合王国’?”赵山河看向众人,没人反对,角落里的老兵们甚至鼓起了掌——这个名字既接南洋的地气,又透着安稳的盼头。

轮到国旗,陈小醉起身展开女兵们绣的样品:“蓝底绣了五十根丝线,代表千岛;金星用的是金线,旁边的稻穗掺了本地的苏木色,各族姐妹都觉得这样最妥帖。”周虎凑近看了看,重重点头:“打仗靠枪炮,立国得靠民心,这绣样里有民心。”

军旗的确定更顺利。赵刚指着交叉的炮管、船锚和机翼:“陆军打根基,海军守海疆,空军探前路,这三样合在一起,就是咱们的底气。”谢军补充道:“红色旗面留着,别忘了牺牲的弟兄。”

国歌选了《千岛之歌》。通讯营的女兵当场清唱起来,开头的笛子声带着南洋小调的婉转,唱到“各族手相握”时,满室的人不自觉跟着和声,尾音落下,赵山河第一个拍了手:“就这曲子,能把人唱到一块儿去。”

最关键的国体与律法讨论,气氛稍显严肃。林文念出议会制与总理任期的条款:“五年一届,最多连任一次,既能稳得住,又能换得动。”马奎补充了君主权限:“国王是总司令,但日常军务交副总司令;签署法案看议会意见,礼仪性职权为主——这样既尊了开国之功,又防了专权之弊。”

赵山河看向一直没说话的王杰:“指挥官,哦不,该叫国王陛下了。”众人哄地笑起来,王杰摆摆手,指尖点过律法草案上的“各族平等”:“我只有一条,律法面前,谁都不能搞特殊。至于我这个‘国王’,就是个看场子的,真干活还得靠议会和总理。”

最后投票,所有方案全票通过。赵山河让人取下墙上的旧地图,换上新绘的“南洋联合王国”疆域图,用红笔圈出首都——就定在卢帕尔港,改名叫“新京”。

“三天后,举行开国大典。”王杰站起身,目光扫过满室的人,“到时候,升起这面国旗,奏响这首国歌,告诉全世界,这里有个新家了。”

散会时,夕阳正照在那面绣好的国旗样品上,金线的星星闪闪发亮。参谋们忙着草拟公告,老兵们开始琢磨开国大典的仪仗,女兵们抱着绣样往后勤营跑——她们要赶在三天内,绣出第一面真正的国旗。

作战室的灯亮到深夜,地图上的“新京”三个字,被人用红笔描了又描,像一颗正在发烫的种子,要在这片土地上扎下根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