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端端的,为什么要换地方啊?厂里又没让她退房子。”
刘婶没好气地睇了那人一眼:“你当跟你似的,孙女八岁了还不让她上学。大妮心肠好,觉得读书有前途,打算送两个孩子都去育红班,这才舍得花钱搬家。”
“……”
在场众人这一刻不说谢姎坏了,只觉得她脑子有问题。
一个后妈,男人、婆婆都不在了,给继子一口饭吃、别让他们饿死都算良心,竟然还送继子去上学?还为了他们读书搬家?
“她咋想的呀?从育红班供到初高中毕业,那得多少钱?卖岗位的一千多不够的吧?”
“阿力的两个孩子,我记得大的才七岁,小的才两岁吧?供他们读书,还是从育红班供起,等于未来十几二十年家里就她一个人赚钱、三个人花。图啥呀?又不是她亲生的。”
原先还替章家不值,这会儿又替谢姎不值了。
甚至还有年纪大的平时很爱给人牵线做媒的老太太,主动要给谢姎介绍二婚对象。
“这个是我侄媳妇的亲戚,炼油厂的职工,家里条件不错,就是年纪大了点、皮肤黑了点、个子矮了点。但年纪大疼人,皮肤黑、个子矮这些没啥,大妮你长得白净高挑,以后孩子随你,一样高高壮壮的。”
“你要是不满意呢,我这儿还有一个,父母都是捧铁饭碗的,家里就他一颗独苗,虽说有点不良嗜好,这我不瞒你,但大妮你能干,嫁过去能管住他……”
“别急,我这儿还有一个……”
谢姎:“……”
什么歪瓜裂枣都敢拿到她面前说?
姐是那么饥不择食的人吗?
且不说她现在有两个懂事可爱的娃,不至于寂寞无聊到想找个男人陪伴,就是单身也看不上这些。
她笑了笑:“我改嫁再婚有个条件,那就是我去哪儿水生、木生就跟我到哪儿,我们娘仨不分离,并且会供他们读到大学毕业。如果不能接受这个条件,那就免谈。”
“……”
你要不要听听你在说什么?
人亲妈改嫁,都没带走两兄弟,你一个后妈,至于带着这俩拖油瓶改嫁?
真是疯了!
谢姎要的就是这效果。
这下耳根多清净啊。
光速搬进新家,就送俩孩子上育红班了。
孩子有了个稳定的托管处,她也心安不少。
每天规律地上下班,得闲就捯饬屋前屋后的院子:
给孩子们搭了个结实的实木秋千架。
屋后的菜地翻了两遍,种上了时令菜。
鸡舍也没让它空着,托房东大姐买到几只小鸡仔,让它们在篱笆圈起来的地里撒欢跑,养大了生蛋给俩孩子补营养。
屋前的水井加了井盖、安了压水井。
葡萄架整修了一下。
葡萄今年第一年挂果,结的不多,也足够让俩孩子高兴了。
每天放学回来就先去葡萄架下数葡萄串串,连秋千都顾不上玩。
“一、二、三……”
“妈,我今天数清了,总共有六串!”
水生上了三天学,会从1数到10了。
“妈,我会介个!”
木生蹦蹦跳跳地显摆他从育红班学到的第一个本领:拉完粑粑自己擦屁股。
谢姎奖励了兄弟俩一人一颗五香茶叶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