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等林知清搞清楚这个问题,城楼之上的太子突然动了。
“允。”他的声音依旧平静,说完这话以后,居然独自转身,朝着城楼后方走了过去。
那是皇宫的方向。
林知清起身,同城楼之上的陆淮遥遥相望。
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就搞定了?
太子实在是太镇定了。
为了这短短一个“允”字,林知清求了多久?
随着太子一锤定音,和亲的事土崩瓦解,再也不存在了。
那道圣旨无声无息撤了回去,一切都好像从来没有发生过。
可林知清不能当没发生过。
尤其是她在宫中的那惊魂一夜,始终困扰着她。
为何荣嫔会死?
为何皇后娘娘被人说有癔症?
为何有人想杀她?
这些问题不搞清楚,林知清便不会安心。
和亲之事的余韵尚未散去。
那日林知清的所作所为一直为人津津乐道。
陆淮整理好手头上的事,再度拜访林家之时,已经从百姓口中听到了很多次林知清的名字。
再次见到林知清时,恍如隔世。
“陆淮,你终于来了。”林知清开口道:
“我等你许久了。”
陆淮脸上不自觉挂上了笑容:“你上次同我所说之事,我查到了。”
林知清立刻来了兴趣:“淑妃之事,都查完了?”
陆淮点头:“倒是有些有意思的地方?”
“什么有意思的地方?”林知清开口问。
“她昨夜悄悄给人烧纸,被发现之后关了禁闭。”陆淮回答道。
“烧纸。”林知清轻轻重复了一遍这二字,只觉得自己先前的猜测似乎是对的。
这纸,或许是为了荣嫔而烧的。
如今沛国公自身难保,淑妃在宫中的地位肯定是有变化的。
按下淑妃之事不提,林知清想到了另一件事:“陆淮,和亲之事闹得如此之大,为何皇上迟迟未露面?”
“皇上这种时候多半不会露面,太子会命人给皇上转述事情的完整经过。”陆淮开口回答:
“和亲之事,想必也是如此。”
“那大梁使臣如今还在皇宫里头,恐怕就是等着皇上来做决定的。”
刹那间,一个大胆的想法涌上心头。
林知清忍不住开口道:“陆淮,先前我观察过太子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