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颉利是太子的人抓的,他的功劳也是最大的!”
李世民闻言,顿时义愤填膺的道:“什么他的功劳是最大的?没有李靖击败颉利的大军,就欲谷设那点人,能抓住颉利?他那是耍阴招,算不得本事!”
“好!
就算太子的功劳不是最大的,但颉利确实在太子手中,不管陛下如何否认太子,都得承认这个事实是不?”
“是又怎样?”
李世民眼睛一眯。
杜如晦神色一正:“既然陛下承认这个事实,那就好办了,利益交换嘛!
太子拿颉利交换他想要的两个条件!”
“这”
李世民愣了一下,然后看向长孙无忌。
却听长孙无忌若有所思的道:“其实陛下担心的点,是怕太子分权,若是一般的太子,陛下倒不用担心,即使吏部尚书是太子的人也无妨。”
“可承乾的本事,我们都是有目共睹的,户部尚书这个职位,看似只是管理国家财粮的,但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财粮,陛下自然不想将这个职位交给太子管辖,我也能理解!”
“可是。”
说着,他话锋一转,又接着道:“朝廷经过裁减官吏,已经变得十分通顺了,但裁减官吏,并非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比如我们最头疼的税收,虽然陛下说的是采用人头税,可人头税也有不少问题,这些都需要解决。”
“陛下何不利用太子的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呢?”
“这”
李世民闻言,心头一动。
要说别的本事,李承乾可能让他忌惮,但解决问题的本事,他还是十分认同的。
却听他沉吟道:“你的意思是,先让马周做户部尚书,等他解决问题后,再罢黜掉他?”
“非也!”
长孙无忌摇头道:“若陛下这样做,您和承乾的关系只会越来越差,得不偿失。”
“那你说怎么办?难道要朕眼睁睁的看着他掌握国家的财粮权?”
李世民板着脸道。
长孙无忌无奈的看了他一眼,又看了房玄龄,杜如晦一眼,叹息道:“陛下不是早就有改革官职的想法吗?”
“这”
李世民瞳孔骤然一缩,犹如醍醐灌顶一般,瞬间清醒过来。
什么是当局者迷,这就是当局者迷。
或许是因为跟他争权的是他儿子,让他差点失去了理智。
如今得到长孙无忌的提醒,他才恍然大悟,自己拥有的手段,何其繁多,根本不用忌惮一个职位。
“哈哈哈!”
想通了关键的李世民,不由开怀大笑,然后满脸笑意的称赞长孙无忌道:“无忌,你果然足智多谋!
朕有你乃大唐之幸!”
“呵呵。”
长孙无忌不置可否的笑了笑,却没有再多说。
一旁的房玄龄,古怪的看了他一眼,同样默然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