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科研来说,任何人投身一场研究,从来不是因为希望才坚持,而是因为坚持才有希望。
连景重生前经历过太多次失败。
所以他更能接受在没有[恋爱模拟器]帮助下的每一次失败。
他将全部的心神投入到芯片的计算和学习之中,值得一提的是,不知道是不是看了太多英国文献的缘故,他迟迟没有动作的英语属性在这个时候突破了B。
这算是近些日子来难得的好消息。
除此之外,连景有的时候还会在食堂里听到闻沂的《赌气》,这让他有了真真切切的实感。
闻沂好像真的爆火了!
这种感觉就好像原先认识的朋友成为了大名鼎鼎的明星一般。
连景只是在心中感叹了一番后,便将所有心神都放在了芯片上。
他的算法其实推进得很顺利,在数学属性提升到A点之后,他头一次感受到什么叫做如鱼得水。然而当他将算法放到目前14nm制程芯片的模型上时,他依旧无法得到他理想中的数值。
如果不是算法出现了问题,那么很大原因就是面前的芯片模型布局无法支撑他的算法,从而导致实验数据有所偏差。
这让连景将目光落在面前的芯片模型上。
他曾在王陆、方逾棋休息时,将芯片布局调整成他曾经同“朴钟海”共脑时看到的布局时,却发现芯片内存访问效率向上提升,到达了20%,也就是他所预估的最低的数值,但依旧达不到他所认为的40%。
这让连景不禁有些怀疑,H国的14nm芯片真的是14nm吗?
或者说朴钟海脑海里的芯片布局并不是最后的成品?
他将这个疑惑放在心里,又将重点落在了芯片模型的布局上。如果H国的芯片布局不行的话,那么他就得考虑重新优化的事情。
更何况,他目前还有一条主线任务:[完成一场跨学科的研究并发表一篇论文]。
看着[恋爱模拟器]里一直没有完成的任务,连景苦笑了一声,想来没有芯片更跨学科的研究了!这里面可不仅有物理、数学,还有微电子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多门学科,改良芯片布局对他来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好在他当时选择芯片作为研究方向,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有一个奖励叫做[物理半导体方向灵感buff]。
接下来的时间,王陆发现连景的重心产生了偏移。
如果说先前连景的工作内容和重点还在算法上时,那么现在连景则开始翻阅起了《微电子制造原理和科学技术》。这让王陆不可置信地睁大了眼睛。
连景竟然这么卷吗?
什么时候他们的算法同微电子学有所关联了?
但王陆对连景有十足的信心,他没有去问连景,反而低头开始改良起了目前的计算算法模块。
王陆现在的任务是提升芯片的计算速度。
按照道理来说,这对他并不难,毕竟他是专业的。但是很快,王陆便感觉到头疼。
因为他发现他是专业的,华制四海实验室的人员更是专业的。目前的他只能通过并行计算架构进行优化,但这样一来理论算力虽然会翻倍,但是指令调度复杂性会激增。
估计这也是为什么华制四海实验室没有进行并行计算架构的原因。
王陆调出了性能分析工具,上面的指令流水线已经高达92%,这样一来任何调整都会降低芯片的运行效率。
在看到性能分析工具上一排排的警告指令,王陆有些头疼。就在这个时候,原本还在看着微电子学资料地的连景滑动着自己的椅子凑了上来。
“快,回退路径。”连景被王陆这边的动静吸引了过来,在看到王陆电脑上面的提示后立刻说道。
王陆按照连景所说的内容立刻操作起来,性能分析工具上面的曲线立刻变得平滑起来。
“我本来是想提升计算速度的,但现在看来,我得在精度和速度之间寻找平衡。”
这对他来说着实有些困难。
连景眨了眨眼睛,他像是想起了什么一般,朝着王陆说道:“试试看使用动态稀疏计算。”
“动态稀疏计算?”
王陆没有听过这种计算模式,他转头看向连景,眼中充满好奇。现在的计算优化,通常以静态稀疏结构和硬件并行加速作为核心,从来没有捕捉过动态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