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清末1904年我国中小学地理课程内容设置顺序是 > 第145部分(第4页)

第145部分(第4页)

“哥”

一道声响自身后传出,是刚才躲在帷幔后回避的载涛。

“载泽走了?”载涛问。

“他最好别回来。”载沣不由得来气,“小人尔”

“哥,我倒觉得载泽说的有几分道理。”载涛悄悄走近载沣身旁,突然轻声道。

“怎么连你也。。。。”载沣猛然回头,面带惊讶。

“哥,你别误会,良弼虽然没那个心思,但他的部下却不一定对你忠心耿耿,黄袍加身的故事未尝不会发生在大清。”载涛接着道:“载泽说的没错,你不为自想想,总要为皇上谋划一下吧。”

载沣更加慌神了,就最亲近的人都来奉劝,这可如何是好?他相信良弼,但别人却一个个的质疑,载沣一下摇摆不定起来,想了想他还是道。

“赉臣不会这样,本王相信他。”

“人心隔肚皮,哥,防人之心不可无啊。”载涛缓缓说道,“皇上总有一天要长大,要亲政,等到了那个时候,哥你这个摄政王就要退归藩邸,而皇帝还小,他能驾驭的了良弼?”

载沣虽然不想做这个假设,但却不得不承认,皇帝将来亲政,未见得就会信任良弼,而且,一位年轻鼎盛的少年天子,势必会和前朝老臣自然发生政见分歧,到时候会和平解决吗?别的不清楚,但载沣知道,那位立下赫赫战功的铁血宰相俾斯麦,不就是和新皇威廉二世意见相左而被赶回家吗?这一幕会提前上演吗?

载沣的头又开始疼了。

“哥,咱们不如试探试探良弼?要是他的确忠贞不二,继续让他掌权也未尝不可?”载涛在一旁劝道。

“这。。。”载沣有些犹豫,但最后他还是同意了,这既是对自己儿子溥仪的保障,也是对自己爱将的保护。

“载涛,你说说看。”

“等他回来,您就提议解了他的兵权,把禁卫军交到我和朗贝勒的手中,当初,我们也是禁卫军的练兵大臣,或许可以驾驭得了,如果他同意,从此之后哥就可以高枕无忧,他良弼还是陆军大臣,内阁副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要是他不同意,哥。。。”最后的话,载涛没有说出口,其实他也不想有这样的结果。

“怎么样?”深吸一口气,载涛问道。

载沣面色僵硬,眉角爱的皱纹越来越深。

在反复拿捏了进十分钟后,他还是点下了头。(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五章 只识良公不识君

1911年5月17日,大军胜利凯旋,在热河停顿修整一天后,与第二日来到了京郊。

大清国皇帝溥仪,监国摄政王载沣,内阁总理大臣载泽,资政院总裁梁启超,以及一百多位清廷高级官员在城外五里设亭迎接,一同前往的还有帝都五万多名百姓,都是自发而来。

为了庆祝这次特殊的盛典,载沣亲拨内帑银四十五万两,在大军驻扎处垒土设庙,犒赏三军,他甚至还宣布全国放假三天,与国同欢,在震耳欲聋的喝彩声中,叶开率大军到达bj城外,现场云集的一百多位中外记者,共同见证了这一盛况。

自1840年以来,中国人屡战屡败,割地赔款,乃至于主权沦丧,国人莫不痛心疾首,呜呼哀哉,而这一次,他们结结实实打了一场漂亮仗,而自此之后,叶开的声望无疑将达到顶峰。

在杨度亲自主笔的报纸上,大篇幅的记述叶开的生平大事,末了,他毫不吝惜地给出了这样的评价,“自道光末,咸丰初,中极沦丧,国运暗淡,国人痛定思痛,负重求变,七十年来,可谓豪杰者,唯良赉臣一人而已。”类同的溢满之词,同样充盈着京城乃至神州的大街小巷,甚至在sh的剧场内,已经开始表演新的话剧,演的便是大将军王治两江的故事,而既《定军山》后,中国人第二步电影已经开始投拍,名字就叫《大将军王平边记》。

放眼望去,叶开就放佛步入神坛一般,高高在上,而偶有的一两句杂音,也早就淹没在铺天盖地的赞颂声潮中。

对于这样一个崇拜英雄的民族,叶开究竟该笑呢?还是该低声长叹?

“吾功吾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