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这个时候,派遣使者去辽东,对公孙康陈述利害,让他与袁尚兄弟联合。让袁氏死灰复燃,让曹操火烧屁股。无暇南下。
越想,刘封的眼神越明亮,就用这个办法了。就算是这个办法阻止不了曹操,他刘封也不会不战而退,放弃五座城池。
至少要杀败曹仁。立足江夏,四周大敌环视,岂能让人觉得江夏之主是个胆怯的人?
“来人,去把从事伊籍找来。”刘封还死死的盯着地上的地图,头也不回的对着门外大声道。
“诺。”
又是一声应诺,士卒迅速去寻找伊籍了。
既然知道历史,不利用一下,就对不起自己了。命人去找伊籍后,刘封迅速的坐在了主位上,等待伊籍到来。
想起伊籍,刘封也着实无奈。现在江夏全靠伊籍在治理,各种事务也都是伊籍在安排。这一下子派遣出去了,就无官可用了。
唯一欣慰的就是伊籍此人对于出使,还是比较在行的。记得史书上,诸葛亮常常派遣伊籍出使东吴。维系两国关系。
现在也只能先派遣出去再说了,曹操的事情才是当务之急。
正思量间,伊籍已经被士卒带到,走了进来,对着刘封弯身行礼道:“主公。”在差不多前后脚的时候,庞统也走了进来。手上拿着一个小瓶子。
刘封见二人前后脚到,也省下了带回跟庞统解释的时间。
“士元来的正好,我正要派遣机伯出使辽东。”
“若是去辽东,路途漫长,恐怕会生变故。而且,空口白话,那公孙康未必会为了主公,而对付曹操。”庞统皱起了眉头道。
“发生了何事?”伊籍一脸的莫名道。
“宛城曹仁可能要南下了。”刘封解释道。
“江北五城,危矣。”伊籍色变道。
随即,刘封又对伊籍详细的解释了一下,并且也透露了要他出使辽东的事。
伊籍对于出使没有什么意见,他自来江夏后,自觉被刘封重视,托付郡中大事。如今见江夏隐有大祸,心中尽是担当的决心。只是。
“士元说的对,若是空口白话。恐怕公孙康不会答应联合袁尚兄弟。供给粮食,送予金银。或许还有几分机会。”伊籍也有与庞统一样的顾虑。
但是江夏前往辽东,就要经过曹操控制下的中原,河北。大量的粮食,珠宝,怎么可能穿越过去?
第225章 失传的火牛阵
刘封也觉得先前的想法有些苍白了一些,又不是历史上的孙刘联合,乃是唇寒齿亡。
江夏距离辽东有数千里,算是天南地北。
像书中出现的,三寸不烂之舌就能缔结盟约那是不可能的。除非,你供给粮食,金钱。让公孙康有了抵抗曹操的资本,以及让公孙康觉得你有诚意。
辽东公孙氏发家于公孙度,他治理辽东期间,才是辽东强大的起点,换而言之,公孙度等于是江东的孙策。
如今公孙康期间,公孙氏已经很强盛了。但是也有弱点,那就是辽东人口不丰。虽然公孙氏屡次出兵攻打三韩,以及北方少数民族,但是掠夺来的人口,不会耕种。
所以,粮食一直是公孙氏头疼,以及发展的障碍。若是给公孙氏足够的粮食,曹操这厮想要灭掉辽东,很难。
而另一方面,刘封多的是粮食。虽然在大旱前夕把粮食运去北方很心疼,但是这个时候也管不了许多了。粮食没了还可以生产,城池没了,声望丢了。就很难再获得了。
但是,怎么才能把粮食运过去呢?
刘封皱起眉头,苦思不已。避过中原的路线也不是没有,只要从荆州到达汉中,然后去西凉,在穿过大草原,就能进入辽东了。
不过这条路线比穿过曹操的领地更加的危险。草原上的少数民族实在是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