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摇头道:“不妥。汉中兵马须北拒长安之兵,亦为马孟起援军,不可轻动。”
言罢,转头问赵林曰:“汝麾下陆逊,颇有才干,此人若何?”
赵林知晓关羽之意,是问陆逊可信与否,遂颔首道:
“伯言兄虽是江东陆家之人,却无甚亲族之情,且与小侄兄弟相称,情比伯牙与子期,可以信赖。”
关羽又问:“其人统兵如何?”
赵林道:“将才也,假以时日,或可比长平侯。”
长平侯指的是大将军卫青。
关羽闻言,奇曰:“此人竟能得柏轩如此评价?”
赵林道:“昔日赤壁之战,林取江陵,伯言兄居功至伟。
后征交州,伯言曾以三千精锐对阵两万敌军,斩首俘获过半,只折损数百。”
关羽闻言,颔首道:“如此,确为将才也。若叫陆伯言死守江陵,马良为辅,柏轩以为如何?”
赵林沉吟片刻,摇头道:“马良有才,品性亦佳,然其弟马谡与我有怨,恐惹事端。”
言罢,便将与马谡之间的恩怨说明。
关羽冷哼道:“若非看在军师面上,此子可斩。”
赵林道:“大战将起,我意调马谡、糜芳、傅士仁去成都听用,请汉中王另拨良将来助战,只恐大王不答应,二伯可愿手书一封?”
关羽颔首应下,但还是开口问道:“糜芳与傅士仁也与贤侄有怨?”
赵林苦笑道:“糜芳贪财,去岁与傅士仁倒卖军械,其亲信为伯言所获,我回江陵之后本欲杀之以正律法,奈何我叔母求情,目下还押在大牢中。”
言罢,见关羽发怒,动了杀机,又急忙劝道:
“二伯息怒,糜家为外戚,且调回成都,叫大王发落便是。”
关羽闻言,长叹一气,与赵林又商议一番细节,便唤人取来笔墨绢布,书信一封,着快马发往成都。
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四月。
廖化携关羽、赵林联名书信并马谡、糜芳、傅士仁去往成都。
七月,廖化又带着刘备回信,与三小将同回荆州。
时关羽、关平、赵林已在襄樊二城操练兵马三月,得知廖化回返,遂齐聚襄阳议事。
大殿中,廖化风尘仆仆,拱手行礼,报曰:
“禀君侯,赵护军,末将携有大王书信在此。”
关平下阶接过,转呈关羽阅览。
赵林则道了声辛苦,请廖化入座,问道:
“大王可调来良将相助?”
廖化拱手道:“回赵护军,三人正在殿外等候。”
赵林扭头看了看关羽,见他正微笑看信,便叫请三人入内来见。
须臾,三人入内,拱手见礼。
“翎军中郎将霍峻,拜见关君侯、赵君侯。”
“毅勇中郎将冯习,拜见关君侯,赵君侯。”
“忠毅中郎将吴兰,拜见关君侯。。。。。。赵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