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经验,我们有全球最丰富的登月经验。”林燃解释道,“好了,雷总,你回到地球的时候有的是时间慢慢回味这趟月球之旅,我们现在要打起精神来。
准备更换宇航服之后就要出去了,你可以直观地欣赏到我们在月球的人造奇观。”
宇航服分舱内宇航服和舱外宇航服,在出舱前需要更换舱外宇航服,然后要观测外部情况,确保无误后再出舱。
此时,已经是燕京时间的凌晨一点,但无数民众没有睡觉,都守着屏幕,手机屏幕、电视屏幕、电脑屏幕,准备看与燃同行月球篇的第一集。
雷总?
雷总是谁?全程有出现过吗?
从登月开始,雷总只有声音,没有画面,观众们在看直播的时候几乎已经忘了还有这样一号人物。
雷君望着舱壁上的显示屏,屏幕显示着外部摄像头带回的实时画面。
他把这幅画面传递给地球观众。
“好了,雷总、教授,我们准备要换宇航服了。”韦旭航的声音在无线电频道里响起。
“好,”雷君解开安全带,在着陆器的微重力环境下轻轻飘起,动作有些笨拙。
舱内环境狭窄,墙壁上挂满仪器面板、储物柜和应急氧气瓶,空气中弥漫着金属和塑料的气味,温度保持在恒定的20度。
林燃飘向储物区,拉开一个密封柜门,取出两套舱外宇航服——这些是阿波罗科技最新设计的新型号,比过去的宇航服要更加轻便耐用,重量约80公斤,包括背包式生命支持系统,能提供8小时氧气循环、冷却水和辐射防护。
在不远的未来,这里有点矛盾,以林燃的视角来说是未来要发生的事,但从时间线上来说却又是过去。
林燃得独自借助门去一趟月球,没有宇宙飞船,没有生命支持系统,还要带小型核裂变发电站、一整套的电脑设备,在月球南极的陨石坑完成部署。
这可是复杂又艰巨的工作,宇航服不给力,可是有生命危险。
因此一直以来,林燃在宇航服的投入上都是不遗余力,这可是关系到自己的生命安全。
林燃边说边展开自己的EVA服,在观众的视角里,他的动作异常娴熟:“我们现在穿的是舱内宇航服,也叫IVA,主要是为了飞行阶段的舒适和机动性,它是没办法承受月球真空的。
它没有完整的生命支持,只能靠舱内系统。
而现在要换的是舱外宇航服。”
雷君补充道:“我知道,那叫EVA服。”他有做功课。
“对,现在先脱掉IVA服,穿上液冷内衣层,那是冷却循环系统,能调节体温,防止在月球高温下过热或低温下冻僵。”
地球上的观众意外发现,燃神的身材居然不错?
“雷子,镜头别乱晃,别晃来晃去,对准燃神不行吗?”
“我以为燃神是宅男身材,居然没想到还有薄肌。”
“这下更香了。”
久经考验的冷战战士,在红石基地的时候锻炼都是基本功了,加上身体变异后对身体的绝对掌控,让林燃在运动上能够精确锻炼到身体想要锻炼的部位。
自然看上去就是有肌肉但又足够流畅的线条。
林燃在换舱外宇航服。
韦旭航动作更熟练,换好之后开始指导雷总。
林燃提到的液冷衣是一层布满细管的织物,像蜘蛛网般缠绕身体。
“感觉像穿了件湿衣服,”雷君吐槽道,他动作小心地拉上拉链,避免管线纠缠。
韦旭航帮忙检查他的连接口:“没错,它主要靠循环水来散热。”
下半部分是裤子和靴子。
靴底有特殊抓地层,防止月尘太滑可能造成的意外。
月尘是带静电的纳米级颗粒,会粘附一切,甚至渗入关节导致故障。
上身组件更复杂:硬质上躯干盔甲,连接生命维持背包。
背包能维持8个小时,应急可延长到12小时,因此到时间后,需要回到宇宙飞船或者临时基地进行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