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起点中文网 > 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魄力(第2页)

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魄力(第2页)

冯建军已经听杨树怀汇报过了,未来猎鹰自行车同样将成为徐州的拳头产品。

这可不就是坏事变好事了嘛!

而且,李天明还承诺,等到交接工作结束以后,会对自行车厂进行扩建,提升产能,到时候优先录用返城知青。

说起来,这也是个老大难的问题了。

当初为了缓解城市人口的就业压力,国家不得不将知识青年疏散到农村。

现在突然又要让下放知青返城,徐州一下子涌入了成千上万的知青。

该如何安置?

冯建军也感到十分棘手。

过去这几年,冯建军把能想的办法都使出来了。

向国营企业、集体企业分流,鼓励知青个体经营,自谋生路,还引进外资,在徐州当地建厂。

可即便如此,仍旧有一部分知青到现在都没有工作。

知青的安置问题还没得到解决,今天又百万大裁军。

退伍军人的安置问题又摆在了眼前。

难啊!

如果让这些青壮年长期处于无业的状态,对社会的稳定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单单上半年,涉及到返城知青的刑事案件就多达十几起。

这个时候,李天明能主动提出,解决一部分知青的安置问题,可算是帮了冯建军的大忙。

“天明同志,今天请你过来,有件事要向你求助。”

李天明闻言忙道:“冯书记有什么知识,只管说。”

“指示谈不上,上个月中枢宣布百万大裁军,你应该听说了吧?”

报纸上闹得沸沸扬扬,还有人说,这个决定是向美西方妥协,是自废武功。

可这些闲得只会鼓唇弄舌的人哪里知道,这个决定背后的深远意义。

冯建军现在突然提起这件事……

“冯书记,现在徐州还没有解决安置问题的退伍军人有多少?”

“675人,适合的岗位确实没多少,而且,还有一部分同志是参加过南疆自卫反击战的,我们总不能让他们去扫大街,让英雄流血又流泪。”

“我全都要了。”

冯建军闻言先是一愣,接着站起身,朝李天明伸出了双手。

“天明同志,我谨代表这六百多名退伍的同志,向你表示感谢。”

李天明见状也赶紧站了起来。

“冯书记,这……应该的,都是应该的。”

冯建军有句话说得没错。

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

他们退伍前在战场上豁出性命去拼杀,为的是守护国家的领土不受侵害,让身后的老百姓能过上幸福安宁的生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