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同和在飞跃自行车厂工作了20多年,见证了这家企业从辉煌到衰落,又从衰落到……
呃……
现在的辉煌确实是偷来的,不怎么光彩。
可他对飞跃厂的感情是真的。
“是,我是说了,以猎鹰自行车厂为主体,收购飞跃自行车厂,这有什么问题?国企并购国企,法律上哪一条说不许了?”
“我看你是痴心妄想!”
史同和怒道。
“史书记,不见得吧?飞跃厂剽窃猎鹰厂的专利技术,这是板上钉钉的事,容不得你抵赖,无论是私下协商,还是打官司,以后飞跃厂都不能再生产变速自行车,没有了这个产品,我想请问,飞跃厂以后靠什么继续经营?你们厂一千多名工人,以后靠什么养家糊口?”
这两个问题,将史同和问得哑口无言。
在剽窃猎鹰厂的专利技术之前,事实上,飞跃厂已经经营不下去了。
连着几个月都只能靠市政府的财政补贴,给工人们开出30%的工资,勉强让大家维持生计。
要不是这么难,史同和何至于生出这么一个馊主意。
说到底,都是被市场逼的。
“那也不能……”
“老史,你先别说话!”
王立胜打断了史同和的话,看着李天明问道。
“如果,我是说如果,你们猎鹰厂收购了飞跃厂的话,能保证不开除任何一个工人吗?”
呃?
史同和闻言一惊:“王局长,你怎么……”
“老史!”
史同和表情一阵挣扎,最后也只能无奈的坐下了。
“王局长,我……不能保证,当初无论是海尔厂,还是猎鹰厂,在和大柳镇的集体企业合资以后,所有的工人都需要通过竞聘的方式,来为自己争取一个岗位,我需要的是称职的职工,不是混子!”
王立胜听了,沉思片刻,接着又继续说道:“领导岗位也一样?”
“所有人一律平等,包括史书记,他也要通过竞聘,证明自己能够胜任厂党委书记这个职务!”
“还有一个问题,飞跃厂被并购以后,到底算是海城的企业,还是徐州的企业?”
“落户徐州,自然算是徐州的企业!”
听到李天明这么说,杨树怀也跟着问道:“照你这么说,以后飞跃厂生产的自行车,如果用于出口的话,赚取的外汇是不是也能算在江苏的身上?”
“当然!作为猎鹰厂在徐州的分厂,这边工厂的账目是要独立核算的!”
李天明知道,王立胜和杨树怀已经心动了。
“这件事太大,我们……还需要商量一下!”
李天明点点头:“可以,我还会在徐州待上三天,三天内,我希望能得到答复!”
他可没时间继续扯皮,如果得不到满意的答复,他会立刻拿起法律的武器,来扞卫猎鹰厂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