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可不行!本来我是不想喝的,可馋虫被你勾起来了。”
李青松抓着杯子,不肯放手。
“万一出点什么事?”陈延森试探性地问道。
“肯定全赖你。”李青松笑眯眯地说道。
操!
陈延森暗骂了一声,见对方耍无赖,他也无可奈何,随后望向李青松的助理道:“你不劝劝?”
助理微微一笑,没说话。
可他的潜台词也很明确,劝老板?我特么什么身份,能让李青松听自己的?
“行了,小陈,别瞎紧张。”
李青松摆了摆手道。
陈延森无奈,端起自己的可乐,吨吨吨地干掉一小杯。
“格罗方德和联华电子的那12台二手光刻机,什么时候到货?”
李青松主动问道。
“大概一月中旬,没办法,走海运太慢了,调试工作得放到年后。”
陈延森立即回答道。
他心里清楚,星源科技在收购紫晶的芯片生产基地时,上面绝对打了招呼。
“华芯国际折腾了好几年,28纳米工艺制程的良品率却迟迟没能突破20%,距离量产仍然遥遥无期。”
李青松轻叹一声,幽幽说道。
“星源科技明年就能搞定。”
陈延森语气笃定道。
有紫晶的生产车间基础,外加12台NXT1950iDUV光刻机和梁劲松的成熟团队,难道还搞不定一项技术早已成熟的工艺制程?
华芯国际的良品率太低,是因为它技术底蕴薄弱,而且高通也没憋好屁,其授权的专利技术虽说解决了一部分技术难题,却阻碍了良品率的提升。
等华芯国际实现28纳米芯片的量产,起码还要两年!
“没说大话?”李青松反问道。
“我做事一向讲究效率。”陈延森拍着胸口说道。
“那光刻机的光源技术?”李青松又问。
“李先生,要不换个话题吧?”
陈延森干笑一声道。
以他的能力,待吃透当前技术后,推陈出新没问题,但能领先多少,他也没法保证。
28纳米的工艺制程,有现成的技术团队和设备支撑,做起来自然事半功倍。
可深紫外光源与极紫外光源的功率提升及稳定性技术,都需要从基础理论开始攻关。
就像极紫外光的波长仅13。5纳米,在空气中传播不到半米就会被吸收,必须在高真空环境下运行,单是维持腔体的真空度稳定,就涉及材料学、流体力学等多学科的交叉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