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消息被证实后,当晚七点的新闻节目,特意挪出了一分钟时间,专门介绍了深蓝电池以及深蓝科技对电池领域的重大贡献。
曾吉文、毕善晨和高正鑫的求学、工作履历也被记者们挖了一个底朝天。
“45岁,在北美电池研发领域深耕多年,于2012年毅然回国,为我国拿到第一枚诺贝尔化学奖——锂硫电池之父曾吉文。”
“科普华国:探访科学巨星——曾吉文的科研之路。”
“21世纪最伟大的华国科学家,比肩爱因斯坦,诺奖得主毕善晨背后的故事。”
“高正鑫与锂硫电池的历史性突破:从诺贝尔奖到全球影响力!”
顷刻间,曾吉文、毕善晨和高正鑫成了中国当之无愧的顶流。
与莫言的诺贝尔文学奖不同,深蓝电池的成果和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注定会改变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
比如购买一辆999元的橙子Q1电动车,或者购买一台曜橙X1SE,就能感受诺贝尔化学奖的魅力。
事实上,国内的用户也是这么想、这么做的。
自诺贝尔奖名单公布后,橙子Q1和曜橙X1SE的销量便开始暴涨,就像去年莫言获奖后,各大平台的相关书籍全都卖脱销一样,搭载了深蓝电池的橙子Q1在短短几个小时内,销量增加了20万。
曜橙X1SE的销量多出了10万台!
国内各种类型的科学技术类荣誉纷至沓来,连申报流程都免了,不用深蓝科技开口,各大协会就把曾吉文三人的名字提交了上去。
甚至华科协会内部也在讨论,是否要吸纳三人成为首批民营企业院士。
毕竟论科研成就与社会影响力,曾吉文三人是完全有资格的。
可让外界想不到的是,曾吉文、毕善晨和高正鑫此时正坐在深蓝科技的一间会议室内,三人面面相觑,一脸愁容。
曾吉文放下手机,脑子里全是媒体对他的溢美之词。
如果深蓝电池真是他一手研发的成果,他自然可以坦然接受,可他骗得了外人,却骗不了自己。
从始至终,深蓝电池的研究方向、MOF隔膜材料及电解液配方,都是陈延森提供给他们的。
这诺贝尔奖,拿着实在脸红!
“曾总,听说这名单是大老板报上去的。”毕善晨沉声说道。
“我倒是想拿奖,可心里也清楚,自己在锂硫电池的研发上贡献比例很低。”
高正鑫笑着说道。
坦白来说,诺贝尔化学奖谁不想要?
“我给老板打个电话吧。”迟迟拿不定主意的曾吉文,想了想说道。
“我没意见,老板让我们领奖就领奖,老板让我们拒绝就拒绝。”毕善晨附和道。
“那我也没问题,听老板的安排。”高正鑫同样点了点头。
见两人都答应后,曾吉文掏出手机,调出通讯录,找到陈延森的私人联系方式后,随即拨了过去,并顺手按了一下免提。
“喂?老曾,找我什么事?”
话筒里传出陈延森的声音。
“老板,诺贝尔化学奖公布了,我和毕善晨、高正鑫正在商量,两个月后,是否要去瑞典领奖。”
曾吉文小心翼翼地试探道。
“为什么要商量?既然获奖了,那就去领奖。担心安全问题?放心,安国协会的杨处长给我打过电话,届时你们出国后,全程都有安保人员陪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