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阳,楚使项燕明日就到了,而且指名道姓要见你。”嬴政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悦,“这次说是代表楚王正式提出抗议,指责我们操纵楚国农业。”
赢无忧起身行礼:“父王,此事在预料之中。甘蔗战略已实施两年,楚国粮食减产已到临界点。”
“朝中不少大臣认为此举有失秦国信誉。”嬴政目光锐利,“你当初保证经济区会让各国受益,如今楚国粮价飞涨,百姓怨声载道,这难道就是你所说的‘互利’?”
赢无忧平静应对:“父王明鉴。经济区确实让楚国商贾获利颇丰,甘蔗种植也让楚国民众收入大增。粮食短缺是因为楚王未能及时调整政策,储备粮食,非我大秦之过。”
嬴政凝视女儿片刻,忽然微微一笑:“好一个‘非我大秦之过’。那么依你之见,现在当如何应对?”
“儿臣建议,一方面开放边境粮市,以‘援助’名义向楚国出售粮食,平息民怨;另一方面,提高甘蔗收购标准,只有品质最优者才能卖出高价。”
赢无忧眼中闪过锐光,“如此,楚国农户会更加依赖秦国市场,而我们会获得更多优质甘蔗制糖,利润反而增加。”
嬴政大笑:“好!一石二鸟!既显我大秦气度,又实控楚国经济。就这么办!”
正说着,周巡匆匆入殿,捧着一卷密报:“大王、公主,楚使来的是丞相项燕,他带了三车典籍为礼,说是楚王所赠。但根据密报,项燕此行随从中混有数名兵士,不像寻常使团。”
赢无忧接过密报,目光落在“项燕”二字上。
她抬头看向嬴政,语气笃定:“项燕此来,明为经济区,实为探我虚实。儿臣请旨,明日接见时许我自行应对。”
嬴政看着她眼底的锋芒,忽然想起两年前她在章台宫,捧着经济区规划图说“商战亦可屈人之兵”时的模样。那时满朝皆笑她异想天开,如今却没人敢再轻视这份“女子之谋”。
“准了。”嬴政拍了拍她的肩,“明日蒙恬陪你去,遇事不必退,有父王在。”
待嬴政走后,翠儿捧着刚温好的茶进来,见赢无忧仍盯着报纸上的数据,轻声道:“公主,项燕若是来者不善……”
赢无忧端起茶盏,雾气模糊了她的眉眼:“善与不善,皆在博弈。我要让项燕明白,经济区若在,楚民尚可安乐;经济区若亡,楚地必生饥荒。”
她望向窗外,晨雾已散,朝阳正照在宫墙上。项燕明日来,不过是这场经济博弈的一步。她要的从不是暂时的通商,而是让楚国的民生、商路、命脉,都渐渐系于秦国之手——待时机成熟,楚地自会归秦。
指尖再次落在《大秦经济报》上,赢无忧提笔在空白处添了一行字:“楚使至,以礼待之,以报应之。”墨色淋漓,如棋落盘中,静待对手应着。
咸阳城公主府,朱红大门紧闭,门前两座石狮子威风凛凛。府内,亭台楼阁错落有致,绿树成荫,繁花似锦。正厅内,已经渐渐褪去婴儿肥的赢无忧端坐在主位上,她小小的身躯被宽大的座椅衬托得愈发娇小。
赢无忧身着玄色深衣,衣袂飘飘,如仙人之姿。她的头发梳成了双环髻,两侧的发髻上各插着一支玉簪,更显得她娇俏可爱。然而,与她稚嫩外表不相称的是,她的一双眼睛却透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着和睿智。
就在这时,项燕步入厅中。他身材高大,气宇轩昂,一身华服更显其尊贵身份。当他的目光落在赢无忧身上时,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他没想到那位在大秦屡出奇策的嘉阳公主,竟然真是如此年幼的女童。
项燕定了定神,依礼躬身,朗声道:“外臣项燕,奉楚王之命,特来拜会嘉阳公主。”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在空旷的正厅中回荡。
赢无忧微微点头,嘴角轻扬,露出一抹浅笑。她的声音清脆如铃,却又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项丞相请起。赐座。”
翠儿动作轻柔地搬来坐席,放置在项燕面前。项燕见状,微微躬身,然后缓缓地整理好自己的衣袖,从容不迫地坐了下来。
他身为楚国的丞相兼上将军,一生经历过无数的风浪和挑战,然而此刻,当他面对眼前这位秦国小公主时,却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就在项燕略微迟疑的时候,赢无忧的声音如同一股清泉般传来:“项丞相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了,不必如此多礼。”她的语气平和而自然,让人感到十分亲切。
没过多久,翠儿和其他几位侍女便端着一盘盘精美的糕点走了进来。这些糕点色泽诱人,香气扑鼻,多数都是用楚国特产的甘蔗制成的饴糖和点心。
“项将军,请尝尝这些用甘蔗制成的点心吧。”赢无忧面带微笑,柔声说道,“听说楚王最近为粮食问题忧心忡忡,本宫对此深感遗憾。所以,本宫已经奏请父王,开放边境的粮市,帮助楚国渡过这个难关。”
项燕看着眼前这些精致的点心,脸色却显得有些复杂。他并没有动筷,而是凝视着赢无忧,缓缓说道:“公主的好意,外臣心领了。然而,楚王想知道的是,为何秦国的商人只用金银收购甘蔗,而不允许用粮食来交换呢?还有,为何秦国要指导楚国的农户改种甘蔗,却不告诉他们这样做会导致粮食短缺呢?”
赢无忧似乎对项燕的问题早有准备,她故作惊讶地回答道:“项将军,您这样说可就不对了。秦商之所以收购甘蔗,那是因为楚国的甘蔗品质优良,深受大家喜爱啊。至于农户改种甘蔗,也是因为种植甘蔗能够带来更高的利润嘛。这都是市场经济的正常现象,大家都是自愿买卖,哪里有什么‘操纵’可言呢?”
她轻轻推过一盘账册,过去两年楚国通过经济区获得的税收增长数据,高达百分之三百。楚王用这些钱完全可以从其他几国购买粮食,为何要怪罪自由贸易呢?”
项燕一时语塞,面色难看。
“当然,”赢无忧语气缓和,“秦国作为友邦,不会坐视楚国百姓挨饿。我们已经准备了三万石粮食,以友谊价售予楚国。同时,本宫已下令秦商提高甘蔗收购标准,只收最优等甘蔗,以免农户盲目扩大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