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是努力,战术不太对,还不好说。
老方自己都是凭借功力深厚,硬生生的跟外商达成各种合作,下面这些小干部哪有这份威望地位。
好比皮带哥、小目标这些能跟省级大佬谈业务,他手下的地产业务员没这个能力啊。
还得按照普通销售业务员的路数来。
“真要做业务,我建议是两头调整,一头是对内找我们那些出口企业,集装箱卖给他们,哪怕很多是租箱子,在我们这买了给他换啊,厂里装好拉过来,码头给他们个空箱子带回去,是不是方便很多,这么多厂,一个厂有两三个柜,这总量也比我们去做登机桥大得多,全国能做几个登机桥,还要花很大力气去学做这种高标准玩意儿。”
就手把手教:“哪怕对外做,不做箱子,也尽量找街头巷尾的社会业务,大单是靠关系,小单冲量才是王道。”
这边才勉强听了,疑惑重重的跟着去。
打篮球也能谈生意,谁也不信是吧。
到了HK,让卫东也不回豪宅家,打了两部车直奔尖沙咀码头附近的篮球馆。
沪海半个月,江州两三天,鹏圳又半个多,这些日子整个篮球馆装修完成,日常比赛也没落下。
光是下车看看,刘晓勇都忍不住:“哎哟,这要是带回我们船上就好了。”
涂鸦啊。
内地还没这种文化,这会儿最多刷个大字报,欧美早就流传过来了。
不需要多精致,但各种奔放情绪宣泄,爱好随心所欲的表达。
篮球主题就更好表达了,各种英文字体交错包围在篮球形象周围,画人的高手没有,画些著名的球衣号码没问题。
让卫东就观察到丹子还没成为超级巨星那么家喻户晓。
但主要是迫不及待的进去。
能开叉车进出的滑轨大门里大清早人不多,但十多个体育文化公司员工,几十个篮球爱好者在中心铺好的木板篮球场上各自忙碌、玩耍。
就这,国集干部都悄悄鄙夷:“大好时光不去做事,就在这浪费生命?!”
让卫东啼笑皆非,但又没法说。
穷啊,穷得拼命求生存的内地哪有这个闲情逸致。
只有吃饱穿暖了,才会追求爱好。
他只叮嘱:“你们也放松点,不要紧盯着谈业务,待会儿看我提醒。”
这几位压根儿就不信你打球还能拉什么业务,正经人谁会在这个时间段玩球呢。
内地除了学校体育课,专业体工队训练,其他基本都是固定在下午晚饭前后,才能看到人玩会儿。
当然,带了他们也有好处,基本都能说粤语或者英语。
因为看见让卫东进来,无论员工还是玩球的,全都围上来喜笑颜开的描述赛况、盛况,递上账单等着发钱呢!
不是工资,是野球队的周赛大奖。
让卫东不在,每天也有各种野球队来随便报名比赛。
两块场地,每天固定晚七点两场胜者可以各拿两千港币。
这俩赢家再打一局决胜负,再拿两千港币。
随便什么队,也不要报名费,来打完就有得拿,真要十几二十个人分成几队来做戏赚这点钱也没问题。
其实就是花个六千港币聚集人气,保持热度。
让全城爱好篮球的年轻人,主动朝这里集中,当成时尚流行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