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几倍的创汇,而且是把主要生产利润都留在国内的知识产权销售,不是仅仅赚点微薄加工费。
让卫东对坡仔也有算计:“都是华裔,尽量把利润留在国内,帮助他投资建设更多东西,何必肥了坡县呢。”
老方听得津津有味:“你对国际形势认知很清楚嘛,有些人就动不动以为华裔怎么怎么,或者坡县又怎么怎么,人家是独立主权国家,优先考虑他们的利益,争斗起来都是你死我活的关系!”
所以在岔路口都没忙着回厂区,先去另一边的集装箱厂看。
几天下来卫生巾厂的两条准自动化流水线已经开工,几十名员工已经可以达成日产二三十万包的效率,比之前的半自动包装线快了很多很多,资本家当然赚得也多。
只是原材料还要从江州运,好在这会儿从沿海朝内地可以运的东西很多,尽是空车出来,现在全力运卫生巾原材料。
两条化妆品线和洗发水线就更彰显出沿海优势,抢了集装箱厂的厂房后源源不断出品。
粤东分公司已经派人过来衔接销售工作。
但这边大部分是准备出口的,尤其是防晒霜。
明摆着就是要挣外汇。
所以老方对自己前两年搭建的集装箱厂被鸠占鹊巢也有点无可奈何:“你还是合适点,给我留点,他们好像接了些活儿要干。”
春节期间让卫东认真翻看了所有集装箱公司的文件资料,本质上国集就是家专门生产集装箱的金属加工厂。
然后是大型租箱公司买了去租给各家用,或者各大航运公司、码头自己买了给自己的船队用。
现在连全国出口航运都没多少,自然也没多少买卖可做。
所以去年差点破产的国集,到处揽活儿,不是集装箱的活儿也做。
春节前最大的一笔活儿居然是给HK机场做登机桥。
没错,就是那个从候机厅走上飞机,走过的那个金属廊桥。
国内目前只有平京机场在用,还是进口的。
其他都用登机梯车。
据说是觉得看起来跟集装箱差不多就厚着脸皮找上门去谈业务,更有趁机学会人家先进技术的目的。
让卫东有点哭笑不得。
不是说这些位业务经理不努力不用心,而是集装箱的活儿就意味着是个量大管饱的特点,必须量大才是特点。
HK机场定做一两个登机桥算什么业务。
就算学会了,全球有多少登机桥要做?
外国登机桥还不一定愿意拿给内地厂家做。
国内现在还远未到基建狂魔到处修机场的阶段,这玩意儿就是个用不上的鸡肋。
所以让卫东才毫不犹豫的占了集装箱厂房,先生产别的。
那边建好厂房再还,现在按照厂房租赁价格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