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你咋没死啊?! 第512章 > 第203章 李自成 贵人识得额é张献忠 七杀碑李治 关我屁事(第5页)

第203章 李自成 贵人识得额é张献忠 七杀碑李治 关我屁事(第5页)

打定主意,回去就给祖宗坟头上香。

季伯鹰瞥了眼这二人,旁边的怜香微笑着上前,将两封早就提前准备好的折起宣纸,分别递给了李自成和张献忠。

宣纸上所写,是季伯鹰根据这二人原本轨迹的生平,大致规划了一条陕西暴乱路线,让他们两个未来能够按照这条路线走,比如怎么走出第一步,怎么投靠第一代闯王之类。

当然,用的是比较晦涩的言语,让他们能看懂个大概即可。

有了这个起义指南,他们两未来能够以更快的速度和效率收归义军。

随后,季伯鹰心念一动,直接送这两人回去了。

这算是在天启时空的农民起义中埋下了两颗钉子,有这两颗钉子在,未来的天启大起义大概率能从内部瓦解。

如此一来,天启朝廷的国力,就可以全力对付关外的金军。

这时。

太师椅上坐着的老朱站了起来,目光看向还没得来得及坐下的天启帝。

“小子,把你天启这一朝,关外建奴目前的情况讲一讲。”

老朱最关心的,还是关外情况。

“从萨尔浒之战开始讲。”

季伯鹰顺带提醒,补了一句。

刚好,让天启帝来讲,不用自己在这上面多费口水。

“是。”

天启帝行了个礼,又是深吸一口气,虽然表情看起来沉重,但实则心中轻松不少。

以往。

这些事情,他只能憋在心里一个人承受,晚上睡不着觉的时候,就只能起来做木匠活,只有跟木头待在一起的时候,他的心才能平静一些。

而现在有这么多祖宗给自己出法子,还有天上仙人相助,顿时颇有一种开挂的错觉。

“自萨尔浒之战后,金国大汗努尔哈赤接连攻克了铁岭、开原、辽阳、沈阳,并于去年将金国都城迁至沈阳,改沈阳为盛京,辽东大部分之地也都已经落入金军掌控之中,当下努尔哈赤的八旗军足有接近二十万之众,兵强马壮、粮草丰足。”

“为了稳住辽东之局势,我在天启二年,以大学士孙承宗为辽东经略,耗费四年,于辽东构建了抵御金军的关宁锦防线,这一道绵延两百里的防线,也是山海关外的最后一道防线。”

“今年正月之际,努尔哈赤率主力对这道防线发起冲击,最后被我军败于宁远,我朝取得宁远大捷,暂时稳住了辽东局势,并联合藩属朝鲜国与蒙古诸部,从左右联合封锁金国。”

话音至此,天启帝便是不再继续开口了。

辽东这地方的战况,大致就是如此,不过有几点,天启帝在说的时候显然是刻意避开了。

比如。

孙承宗因为柳河之役的波及,被阉党攻讦。

为了平复朝局,天启帝暂时将孙承宗给撤回了前线,调回了朝廷。

而孙承宗离开辽东,这也是努尔哈赤敢对发起关宁锦防线发起攻势的主要原因。

又比如,宁远之战的核心在于袁崇焕和满桂这帮被孙承宗一手提拔起来的将领誓死守土,才会有最终的大捷。

若不然,这会孙承宗耗费心血构建的关宁锦防线早就已经彻底崩溃,天启大明也就只剩下一个山海关可以守了。

提到关宁锦防线,就不得不顺带提一下孙承宗。

孙承宗,官居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文武双全,相貌奇伟,是天启帝的老师。

天启二年,孙承宗主动请命前往辽东前线。

上任之后的孙承宗,汰逃将,肃军纪,前后收复大城九,堡四十五,练兵十一万,拓地四百里,开屯田五千顷,亲手构建了关宁锦防线,并且一手培养提拔了诸如袁崇焕、满桂等将领,打造出能与金军面对面野战的关宁铁骑。

这一番操作之下,将原本已经濒临崩溃的辽东局势稳固下来,有孙承宗在辽东,努尔哈赤数年不敢再攻,为大明打造了反攻灭金的基础。

“这么听下来,你这一朝的关外情况倒也不算很糟。”

说这话的人,是老朱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