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太奇怪了,研究人员迅速转变方向,将重点放到了商族战舰的主炮之上!
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测试,研究人员终于发现,这门炮可以通过一种特殊的方法,将再普通不过的石球以超光速发射,商族超光速武器的情况就是这么简单。
但是也有不简单的,那就是商族主炮到底使用了什么样的技术,采用了什么样的原理,才能赋予普通的石球超光速!
这方面的研究立即成为军方的重中之重,差点就把两艘商族战舰残骸拖回基地星。
愿望是美好的,但是现实是残酷的,人类科技与商族科技之间的技术壁垒远比想象中要强大的多,明明掌握了实物,却怎么也制造不出来。
其实搞研究的多少都有些钻牛角尖,越是研究不明白的东西,越喜欢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不想想人类根本就不晓得商族的科技体系,甚至连商族使用什么样的燃料都没搞清楚。
对此军方的态度十分明确,能研究出个所以然来更好,研究不出来也没关系,不就是超光速武器么?共和国有光速鱼雷和晶体导弹,对光速炮的需求并不是那么强烈。
再者说,就算真的搞明白了超光速大炮的结构和原理,但是现役的战舰已经装备了以往的武器,拆解战舰重新安装主炮这种劳民伤财的事没人干得出来,只能等到下一代战舰设计成形,才能把超光速大炮加进去。
当然了,前提是共和国能把超光速大炮研究透彻。
也许是受到此次事件的影响,军方负责磁力引擎小型化工作的研究部门突然传出喜讯,研究人员成功地将磁力引擎进一步简化,并且优化了磁力引擎的外在形态。(未完待续。。)
1061 技术突破
磁力引擎的小型化终于取得了阶段性突破,只要把现有导弹的直径放大几公分,就能装下新型磁力引擎。
但凡对军事技术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磁力引擎的小型化意味着什么,消息传出,共和国的高层弹冠相庆,相关的试验和设计任务马上下达到各级研究部门,并要求各部门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质量、最优的设计和最负责的精神,一定要尽快让部队装备上新型导弹!
只要安装了新型磁力引擎的导弹装备部队,那么军方就不必再浪费宝贵的传送晶体制造晶体导弹。
单枚晶体导弹消耗的传送晶体虽小,但是挡不住舰队需要的数量多,总数加在一起,消耗的传送晶体不是个小数目。
而磁力引擎则不然,人类本身对电和磁就有极深的研究,再加上机械文明留下的资料,绝不存在原料供应方面的问题。
从性能方面讲,晶体导弹的最高速度可以达到光速的两万多倍,这样恐怖的速度将是所有敌人无法遗忘的梦魇;而磁力引擎的最高速度只有百倍光束,只不过是晶体导弹的零头而已。
不过百倍光速飞越十光分的距离也只需要六秒而已,虽说达不到晶体导弹发射即命中的强悍能力,但是在导航系统的配合之下也足够用了。
为了配合新型导弹的服役,现役的战舰必须进行大幅度的改造。
人类的导弹按发射动力可以分为两种发射方式,一是热发射,二是冷发射。
热发射就是导弹的引擎直接点火。这种发射方式会产生大量的高温气体,战舰采用热发射的时候。必须安装排焰设备或者增加发射井的直径。
在无超光速飞行能力的简化版磁力引擎应用到导弹上之后,尾冲式引擎彻底退出了战争舞台。热发射已经和温度沾不上边了,而是变成了导弹在战舰内部启动引擎,依靠自身动力飞离战舰的代称。
储存在战舰内部的导弹基本上使用这种发射方式。
冷发射则是采用压缩空气或者其它的外部动力将导弹弹出发射装置,到达一定的距离之后导弹再启动自身的引擎。
目前采用这种发射方式的武器,主要是光速鱼雷和行星爆裂弹。
前者的特点是发射的速度快,但是必须使用精确的导航系统,才能在导弹飞离战舰后及时改变方向,锁定敌舰。
后者的启动速度要慢一些,不过可以在导弹启动引擎。刚刚开始加速的时候调整好方向,避免导弹进行大角度的机动飞行。
新型导弹的弹径不会比目前的导弹高太多,因此在装备舰队后,将安置在战舰内部的弹巢中,以前一种发射方式为主。
但是超光速版的磁力引擎,启动之后能够立即进入超光速,采用冷发射的方式从战舰里弹出去再启动引擎,势必要耽搁一点时间,所以军方打算将现役战舰进行大幅度的改进。把发射方式改为冷发射,并将导弹的发射装置由位于重重保护之下的战舰内部,挪到战舰的表面。
如此一来,导弹就不必从深达一公里厚的战舰内部弹出。发射时可以节约一点时间。
别看节省的时间只有一点点,可在动辄秒速数千的战场上,一点点时间优势就是生死胜败的冰火两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