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局长趁等待高元明的功夫,把了解的情况大概描述一遍。
赵市长心里这个爽啊,恨不得把司雨拽到面前说谢谢。
他认识司雨,打过好几次交道。
去思雨文化考察时见过,在楚商大会见过,还和司雨肩并肩一起给大米总部剪彩。
及时雨,真是天降及时雨。
好大的魄力,好敏锐的嗅觉,居然在风波刚有苗头就加码生产。
帮了湖城大忙。
说明湖城有大运气,定能抗过这波灾祸。
没讨论多久,高元明到了,气喘吁吁站在会议室门口。
没工夫寒暄,简单打过招呼后,高元明简明扼要描述情况:
“现在,我司仙涛工厂已有两个车间共20条普通一次性口罩生产线。
一个小时产量12万片,三班倒的话,一天最多可开工20小时,日产量240万片。”
“无菌车间慢一点,一条线刚投产,明晚出货。第二批三条线要迟四天。”
“生产线全部就位后,一个小时产量1万四千片,最高日产量28万片。”
“以上说的数字是理想状态情况,如果有人员缺口,产量会打折。”
赵市长如释重负,浑身麻酥酥的,好舒爽。
熬过这几天,四天后,每日都有稳定28万片的口罩供应。
口罩这一块,基本上妥了。。。。。。
兴奋表扬道:“好!好!你们思雨文化帮了大忙!立了大功!”
应急局王局长则眨巴着眼睛问:“你们还能再加生产线吗?”
高元明马上回答:
“我们无菌车间已经做好,再加生产线只需要订购生产设备就行,大概要一周左右。”
“司董说,只要湖城需要,我们可以随时增加生产线。”
司雨不敢一次性订购太多条医用口罩生产线。
这玩意平常需求量不高,都有稳定的供货商和渠道,招标采购。
厂家一般只开一条生产线,零敲碎打生产,没有开很多生产线的厂家。
如果突兀订购多条生产线,投资要大几百万,不合常理,不好解释动机。
只能层层加码,逐步扩大生产线。
最麻烦的环节是做无菌车间,耗时比较长,无菌车间已经到位。
如果要加生产线,直接往车间里增加设备,快许多。
十条线,开足马力三班倒生产,日产量可达80万片。
不仅可以满足湖城需要,还能支援全国。
加生产线的要求,最好由湖城政府提,这样才显得顺理成章,不引人注目和怀疑。
果不其然,王局长想到这一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