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身处于计算机海洋之中,坐在椅子上伸了个懒腰。他身边的一台电子音合成器正在进行着无人演奏,音色与钢琴一般无二,肖邦的曲调缓缓流出。
“好厉害。”光平不禁叹道。
“作为情报源的女孩的水平算是出类拔萃了。”友人调低音量。“我们最多只能提取到这种程度的声音了,若是可能的话,真想把布宁拉来啊。”(布宁:俄罗斯钢琴家)
“可以做到完全复制吗?”光平问道。
“绝对完美复制。”友人回答道。“不仅仅只是按着乐谱发音,连情报源钢琴家的触键都可以完美复制。”
“但还是缺乏个性吧?”
“个性也可以复制。”
友人信心满满。
光平没有对此再次作出深究,把带来的杂志给他过目。友人兴致勃勃地把杂志翻阅了一遍,不屑地哼了一声。
“你对中央电子这家公司了解吗?”
“还算了解。”他点头道。
“一个在中央电子工作的人好像对这本杂志中的某一篇文章感兴趣,你认为会是哪篇文章?”
友人皱起眉头,抬头看向光平,“奇怪的问题。”
“确实奇怪,但我就是想知道答案。”
友人再次翻阅杂志,随后盯了目录一会儿,抬起头。
“这可不好下结论,若是计算机公司的人的话,应该会对所有计算机相关的文章都感兴趣。”
“完全没办法排除吗?”
“若是一定要找个可能性强的……”友人指向目录的其中一项,“那就应该是人工智能了吧。自动翻译系统,专家系统,智能机器人,自动翻译电话这一类的。这些技术有望开放世界范围的市场,还存在许多未开发的领域。”
“中心电子也致力于这一类项目的开发吗?”
“当然了,毕竟是计算机公司嘛。但和其他公司比起来并没有什么突出的地方。开发进程算是在普通程度吧。”
“在关于这个领域的文章中,有什么特别引人注目的吗?比如说让你感到可疑的,有疑问的?”
友人再次翻开杂志,这次是认真地把各个文章精读了一遍,但还是摇了摇头。
“没有什么很特别的文章,全是在泛泛而谈。这类科学杂志的创刊号都是这样粗糙的。”
说完,他把杂志还给光平。“这样啊。”光平接过杂志,一阵失望。
这个友人是计算机方面的专家,他所说的应该不会有错。这么说的话,松木之所以会对这篇杂志感兴趣,果然只是因为上面登载着计算机相关的文章。而他把杂志交给广美,应该也没什么特别的意图。
——“瞧瞧,这篇计算机的文章挺有趣呢。这可是我以前的老本行。”
松木应该就是这样把杂志交给广美的,这种想法很合理了。
“为什么要来问这种问题?”
友人往嘴里塞了一块口香糖,问道。
“随口问问罢了。”
光平含糊其辞。“这样啊。”友人也没做深究。这种性格也算是他的优点之一,他大概对这类事也没什么兴趣吧。
“话说,你找到中意的工作了吗?”友人问道。
“还没,我现在还迷茫着呢。”光平回答。
“你说过,不想做个制造公司的上班族吧。”
“也不是不想。”光平挠了挠下巴。“只是不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