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侯门继室养儿经最新章节 > 第96节(第1页)

第96节(第1页)

&esp;&esp;至于徐老太太听了,自然是一个劲的说好的,她对两个姑娘的婚事只有一个要求,便是不要再嫁给武将了。若是夫家能有些基业,在朝中有个一官半职,那就再好不过了。

&esp;&esp;“朱姑姑都说好,那我也没什么意见,若是可以,就先换了庚帖,去庙里算上一挂,若是八字相合就定下来,若是不合,反正事情也没说开,也无所谓。”老太太一谈论起晚辈的婚事就来了精神,已经着急着要换庚帖了。

&esp;&esp;赵菁倒是不疾不徐的将龚家的事情都问了问,等知道这龚老爷的原配夫人已经故去,孙玉娥过了门也不用侍奉婆婆,倒是心上生了些意动。孙玉娥的性子可不是那种能做低服小的,若是上头没有婆婆,倒是省了以后的婆媳矛盾。

&esp;&esp;等赵菁把这些原由细细的说给了徐老太太听,老人家只玩笑道:“你如今还当真有一副嫁闺女的心思了,连这都想到了,我倒是要问问你,难不成是因为我这当婆婆的太难缠了,你才想起这些来?”

&esp;&esp;赵菁听了这话忍不住脸红了起来,只笑着道:“母亲又寻我的开心了,我必是前世修来的福气,才能遇上母亲这样的人做婆婆。”

&esp;&esp;徐老太太觉得这话甚是中听,只笑得何不拢嘴来,拉着朱姑姑笑道:“你瞧瞧,服侍过皇帝和太后的人,就是不一样,说的话就是中听,只把我给乐的。”

&esp;&esp;朱姑姑也跟着笑了起来,又奉承徐老太太道:“就是呢!我就没这福分,要让我也遇上老太太您这样一个婆婆,管他是个什么男人,我都嫁了!”

&esp;&esp;徐老太太听了只哈哈大笑了起来,也跟着玩笑道:“你若想嫁了,我来替你保媒!”

&esp;&esp;☆、

&esp;&esp;午后孙玉娥回来的时候,便听说了这事情。她原本一向是大大咧咧的性子,如今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倒也羞涩了几分。

&esp;&esp;老太太特意喊了她到跟前,上上下下的打量了她一番,眼中还有几分舍不得,只叹息道:“一个两个都定下来了,过不了多久,这松鹤堂就又要冷清了。”

&esp;&esp;徐娴是个脸皮薄的,自从定下了亲事之后,每每有人提起这个,她都涨红了一张脸。今儿见孙玉娥也定下来了,仿佛就有人陪着他一起羞涩了,反倒让她自在了几分。

&esp;&esp;孙玉娥心里却没什么底,见老太太这般说话,只低头不语,脸上也瞧不出几分喜庆来,不知在想些什么。徐老太太一味的高兴,拉着她的手道:“你虽然年纪小,却是个要强的性子,那户人家上头没有婆婆,你一过去就是当家的奶奶,倒是很合我的心意。”

&esp;&esp;赵菁见了孙玉娥这幅表情,心里倒是有些担心她对这么亲事不满意,她从小就得徐老太太的欢喜,向来是当正经的侯府嫡小姐一样养大的,若是嫌弃人家门法的。况且今儿用晚膳的时候,老太太就说了,明儿趁着姑娘们休沐,正好往静慈庵走一趟。赵菁其实也想去一趟静慈庵,上次偶遇了那人,这一次若是能得了空闲,她还想去她的禅房坐一坐。

&esp;&esp;“既然侯爷这样吩咐,那你就在府上歇下吧,明儿一早一起跟着我去静慈庵好了。”

&esp;&esp;赵菁看时间也不早了,她如今有了身子也困乏得厉害,便没再留了长庚问话。

&esp;&esp;过了中秋天气越发凉了几分,一早起来又起了秋风,赵菁特意穿上了一件丁香色缠枝花纹的褙子。丫鬟替她更衣的时候便发现腰封短了一截,笑着从次间的五斗柜里头又拿了一个新做的出来,替她穿戴上了道:“太太这腰身确实长得挺快的,别是给表姑娘说中了,当真怀得是双生子呢?”

&esp;&esp;赵菁心里却不以为然,这世上要是龙凤胎那么容易得,那就不稀奇了。况且生一个终究容易,生两个可不是要费两次的力气。

&esp;&esp;洗漱过后便去了松鹤堂,姑娘们也都在那儿等着了,一家人用过了早膳,外头管事的便进来回话,说是门房上的车马已经备好了。

&esp;&esp;从侯府到静慈庵也不近,一天来回总是太赶了,老太太每次都要住上一晚再走,要带的东西就不少了。

&esp;&esp;孙玉娥扶着老太太出了正门,四下里淡淡的扫了一眼,由丫鬟扶着和徐老太太上了同一辆马车。老太太见她今儿话尤其的少,又想起昨儿她那亲事多半是能成的,便拉着她手笑道:“怎么?你也有怕羞的一天?姑娘家总要出阁的,我以前就是怕你嫁不好,所以才非要侯爷认了你做义女,这样借着侯府的名头,你总能找个好婆家的。”

&esp;&esp;孙玉娥抬起头看了徐老太太,她年轻时候也是受过苦的,中年丧夫丧子,脸上早已经皱纹满布、华发丛生,比起她那正经祖母孙妈妈还看上去苍老了几分。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她以前从不把她放在眼里,还想过去毒害她,她却还像以前一样的疼着自己。

&esp;&esp;“我不是怕羞,我只是不想这么早就嫁了。”孙玉娥低着头说话,又有些魂不守舍的挽起了帘子,看了一眼后头跟着的赵菁的马车。

&esp;&esp;赵菁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一路上却有些心烦意乱。她一早并没有吃多少东西,但原先已是好了很多的干呕却又犯了起来。徐娴和她坐在一辆马车里,瞧见她这样子便替她顺着背。小姑娘虽然还懂得不多,但是将来一旦成亲,却也少不得要生孩子,此时看见赵菁这般难受,一双秀美早已经皱到了一处去了。

&esp;&esp;赵菁见了她这样却是忍不住笑了起来,拿帕子擦了擦嘴道:“也没有那么难受,许是这马车太颠簸了一些。”

&esp;&esp;只等侯府门前的马车都走了,才有一个陌生男子从对过不远处的巷子里探出了头来,盯着车队看了半天,这才折返了方向,往孝宜大长公主府上去了。

&esp;&esp;房里虽然点着袅袅的熏香,却还是没办法盖住那一屋子的药味。金妈妈挽了帘子从外头进来,朝着靠在床头的孝宜大长公主和坐在床沿上正端着药碗的卢馨月福了福身子。

&esp;&esp;孝宜大长公主便支起了身子,朝着卢馨月抬了抬下巴,让她出门去。

&esp;&esp;外头传来了“咯吱”的关门声,金妈妈亲自端着药碗,坐在孝宜大长公主的床沿上,一边喂药给她,一边道:“今儿武安侯府的老太太总算出门了。”

&esp;&esp;孝宜大长公主听了这话立时就精神了几分,眉梢中透出几分凝重的神色来,缓缓道:“人带过去了吗?”

&esp;&esp;“放心,一早就带过去了,派了几个丫鬟婆子看着,就在那静慈庵住着,只等着老侯夫人去呢!”金妈妈一壁说,一壁瞧着大长公主如今枯瘦的样子,忍不住劝道:“主子如今合该好好养着身子,这些事情先放一放才好……”

&esp;&esp;“我时间不多了,若是不能瞧见她们下场凄惨,我死不瞑目。”孝宜大长公主说完,只按着肚子又咬牙呻*吟了起来。

&esp;&esp;金妈妈看了她这样子着实心疼了几分,见碗中的药汁已经见底了,这才放下了药碗,从房里走了出去,到二门口对着那回话的来人吩咐道:“你去一趟静慈庵,就按着原先说好的办,别走漏了风声。”

&esp;&esp;☆、

&esp;&esp;一路上总算是顺顺当当的,赵菁小憩了一会儿,等醒的时候,隐约已是看见静慈庵的山门了。马车就在门口停了下来,静慈庵在京城算不得最有名的庵堂,不过这里的送子观音很灵验,初一十五的香火也是格外旺盛的。

&esp;&esp;不过今儿倒是没有什么人过来,山门紧闭的,张妈妈派了婆子去叫了门,里头才迎出几位师太来。徐老太太算得上是阔气的香客,因此一来就住在这里最好的禅院。

&esp;&esp;婆子们各自安顿好了,便也到了用午膳的时候,老太太这时候是不见客的,总要等用了斋饭,稍稍的歇过了中觉,才会派人去请了卫居士过来。

&esp;&esp;赵菁今儿一直觉得懒懒的,老太太见她没什么精气神,只蹙眉道:“你若是觉得身上不好,就不用跟了过来,在家里歇歇不是更好。”

&esp;&esp;赵菁心里念着那人,如何歇得下,只笑着道:“我不觉得累,这山里头空气也好,在这边住着还比家里舒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