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小桥流水人家完整诗句 > 第16部分(第1页)

第16部分(第1页)

她昨晚就知道了三太太安氏带着儿女去了族长三太爷家里,于是她马上叫了大儿媳,觉得事情贵速不贵久,要赶紧将三房的产业收回才行,不然三房不会坐以待毙,肯定会找法子的,即使三房没法自己保住产业,却做出让他们也讨不到好的事情,例如到时候三房自己答应将产业私下授给三太爷家里,他们再想拿到,那就不行了,再说,乔大爷的病也不能拖。

所以当晚,在安氏一家从三太爷家里离开之后,老太太就让人又去给三太爷送了信,第二天一早,他们就又达成了新的协议,下午就决定将三房判生死。

三太爷昨晚虽然收了安氏送过去的砚台,但是这天下午,他并没有对三房手下留情。

直接就说族里的意思,乔裴之是庶出,虽然他们这一脉已经分家了,但是族谱里,三房还没有分出去另立册子,那么就不算彻底地分了,乔裴之过世后,乔家三房当初得到的老太爷的钱财,就该拿出来给嫡出的大房。

安氏听他们说,并没有发话,乔璟因为是三房唯一的男丁,所以他还坐在安氏的前面的,他比安氏更有发言权。

乔璟死死地看着大厅里的每一个人,那些人,面带笑意,却有着吃人不吐骨头的狠心肠。

乔璟的手捏成拳头,一直死命忍着。

最后三太爷一锤定音,“裴之媳妇,我们商量了,你家里还有乔璟这个男丁,大房就决定将东乡那边的田土,留五十亩给你们,这样你家里日子也还是好过的。酒坊和铺子的房契,你们就赶紧交给大房吧。”

安氏看向老太太,老太太坐在椅子里,手里捏着佛珠串,嘴唇轻轻翕动,看样子还在不断念着经,大太太则是坐得笔直,一副笃定的神色。

安氏深深叹了口气,没有对他们说话,只是看向乔璟,说,“你除了用功读书,到时候身上有功名,还有什么法子能保住家中产业呢。”

乔璟道,“母亲,儿子明白。”

安氏的声音不小,房里的人自然都听到了,三太爷当年就不喜欢乔三爷,此时也不喜欢乔璟那倔傲不逊的眼神,就露出一丝厌烦地说,“既然都听到了,裴之媳妇,你们就去拿契约来给了敏之媳妇吧。”

乔璟这时候站起了身来,说道,“我们家不会愿意的,要是告到县衙里不行,我们就告到府衙里去,反正我们家不会将产业让出来。大伯母,咱们之后就到衙门里再去见吧。”

乔璟作为这里的后辈,且年纪很小,如此出言不逊,自然让房里的其他人都沉下了脸。

黄氏正准备训斥他,这时候,从外面跑进来了一个家奴,他到了三太爷的跟前去小声说了一句话,三太爷愣了一下,但是坐在那里没动,就说,“赶紧请进来,招待在明园花厅里吧。”

☆、第二十六章 三太爷态度转变

第二十六章

三太爷慢慢起了身,黄氏看向他,问道,“三老爷,这是?”

三太爷说,“有贵客临门,老夫先去招待,这里,你们少待。”

七太爷和太太爷也都看向三太爷,三太爷做了个也请他们的手势,说,“是知府高澄登门来访。”

高澄,字敬甫。

三太爷这么说,是想表示连知府都亲自登门来拜访他,可见他即使致仕告老了,但依然威望不减。

别说是在乔敏之乔裴之两家这些小辈面前,就是在七太爷和太太爷这些有名望的人面前,也依然是以他为尊的。

他这么说,自然也是说给刚才说要告到衙门去的乔璟听的,让他知道,连知府也是要上他的府来拜访的,即使乔璟告到衙门去也没用,不能动摇他下的决定。

乔璟听说高知府上门来了,反倒是松了口气,又看了母亲安氏一眼,安氏倒是比他能沉得住气多了,她的神色根本没有变化。

于是三太爷就起身出门,七太爷和太太爷跟着一起去了。

这里厅里就只剩下了老太太,黄氏,安氏,乔璟,还有进来伺候的丫鬟。

黄氏看着安氏平静的样子,就冷哼了一声,并没有言语。

老太太在兀自念她的经,没有反应。

乔璟则将目光放到了一边放着的仿宋汝窑的瓶子上去,发起呆来。

高敬甫,温齐被招待进了明园花厅,这里是乔三太爷致仕之后花了两年时间才修好的园林,里面面积不小,且也兼顾了精雅。

花厅不远处就是一方活水,里面种着莲花,莲花有些已经在打苞了,又传来蛙声。

跟着高敬甫和温齐的仆人们,除了梁渠跟着,其他都被招待在了另外的地方,乔婉倒是被温齐牵进了花厅里。

这间花厅布置也十分精雅,透着江南水乡的水灵精致和玲珑,看到这个花厅,乔婉就非常明白乔三太爷怎么会看上他自己的长孙媳妇了,因为立树媳妇娇玲就是这样一种水灵精致又弱质纤纤的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