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道意斯发动机口碑 > 第30部分(第1页)

第30部分(第1页)

只见那群千娇百媚的女子一进到洞府之中,立时便围着老祖身周莺声艳语,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只余那十数个俊俏男子老老实实的站到一旁。

若换作是以往,黑狐老祖十分享受众美环绕。如今他心中烦躁,便大声训斥道:“休要惹老祖我生气,还不速速退到一旁!”

众娇媚女子见老祖发怒,当即识趣的退下,站到一旁听老祖发话。

黑狐老祖随后取出二十余粒惨白的珠子,对那群男女冷面吩咐道:“这二十余颗聚魂珠便是你等任务。须尽快搜集到足够魂魄,如若不然,老祖我便削去你等道行,打回原形。”

那群男女尽皆噤声,乖乖的上前,或单独,或三五成群,将那二十余颗聚魂珠分了。然后这些人便匆匆离开此地,搜集魂魄去了。

……

此时,安明府平宁县衙后院。陆尘听得陆羽所说,不由楞在了原地。

………【第四十八章 李仲】………

陆尘楞了半晌,才指着尚未醒转的赵武向陆羽问道:“赵兄便是那个向县令通风报信之人?为何他要这般做?”

陆羽冷哼一声:“此人这般做,无非就是为了荣华富贵,一生衣食无忧罢了。为保自己一命,特来向那狗官摇尾乞怜。只怪我们当初错信了他。”

随后,他又将那捕快所说的话复述了一遍。待听完之后,陆尘沉思不语。过得半晌,他方才叹道:“如此说来,这却也怪不得他。生死之事,世上又有几人能看破。况且,他亦是为了家人着想。罢了,我等这便离去吧!”

说罢,他踏着潮湿的路面,率先从县衙后门离开了。陆羽虽心有忿忿,但既然大哥这般说了。他遂跟在陆尘身后,也离开了此地。

事后赵武醒转过来后得知是陆尘用仙丹救了他,令他追悔莫及暂且不提。一月之后,一队兵马冲入了平宁县城。为首的却是一位身着盔甲,须发皆白的老者。

这队兵马径直来到县衙门口,为首那老者跳下马来,左手按着腰间宝剑,大步的闯了进去。围观百姓不知所以,心下惶惶的在远处望着这队彪悍的兵马。

这位老者却是大夏天下兵马大元帅李仲。那日退朝之后,他不顾帐下众将反对,亲自领一队人马即刻启程,星夜赶往夏王所说的平宁县。太师龙无忧见是李仲亲自出马,便随意指派了一人跟着。先前他与李仲争功,不过只是想恶心一下李仲罢了。若有机会,抢下这一功劳也是不错。只是如今李仲亲自出马,他便懒得理会这事,悠闲自在的在汴京中享福。

话说李仲领兵来此,无奈路途遥远,饶是他日夜兼程,也费了一月方才到得此地。这一月之内,平宁县境内已是彻底恢复往日生机。百姓们也都纷纷返家,开始了一成不变的生活。

李仲闯进县衙,径直坐在大堂正中的官座上。本县大小官员骇得纷纷前来拜见。李仲无心与这些小吏罗嗦,直截了当的询问起县令被害之事。

当初这些小吏听闻有人在县衙后府大闹,哪敢露头。除了知道县令突然变得非人,被两个道人所杀之外,他们并不知半点详情。面对天下兵马大元帅的询问,他们不敢以谎话欺瞒,只得纷纷噤声,如同一群被老鹰盯住的小鸡一般。

李仲等得半晌,却无一人出来回话,当即大怒。他怒斥道:“你们这群饭桶,县令被害,为何无一人知道详情?若无人知情,本帅便以渎职之罪将你们拿下,押往汴京候审。”

众小吏一听,立时惊慌失措起来。过得半晌,一个刀笔吏才战战兢兢的回道:“元帅大人,那日我等俱不在县衙,实无从得知县令如何遇害。不过我等不在,不少捕快却是身处当场。大人传他们过来一问便知。”

李仲听得,旋即吩咐左右:“速去将本县所有捕快唤来。”

左右领命,不消一刻,捕快们便被唤来了。李仲击案大喝道:“何人知晓县令被害之事?速速将详情汇报于本帅。”

众捕快听得,纷纷把手指向赵武和先前那大胆捕快。见状,李仲喝道:“你二人速将详情说来。若有半点谎言,本帅便将你二人斩首示众!”

赵武与那捕快见状,忙不迭的跪倒在地,将那日所发生之事的前因后果尽数细说了一遍。李仲听得,越发愤怒了。

他猛一击官案,大喝道:“县令为何变身妖物暂且不提。为何他行此泯灭人性之举,你等也不加阻止。反而还与其同流合污,你等莫不是将我大夏律法忘得一干二净不成!来人,将堂上之人尽数拿下!”

左右齐喝一声喏,纷纷涌进大堂,如狼似虎的将堂上众小吏及一众捕快尽数绑了。众县衙之人哪见过这般场面,无不骇得双腿发软,挪不动半步。以往都是他们绑人,如今却是他人绑住自己。

将这些人拿下之后,李仲又下令道:“去将那米商铁公姬捉来,随后再一同发落!”

数名将士领命,旋即出了县衙,去拿人去了。这时,李仲指着被五花大绑的赵武和那捕快吩咐左右:“押此二人去寻一画匠,画出那两道人相貌。”

左右领命,押着赵武和那捕快也出县衙去了。待办完这些事,李仲虎踞于官座之上,心中甚是烦躁。见那些小吏捕快一副死了爹娘的模样,他不耐烦的挥挥手,下令道:“堂上众人一律打十下军棍,然后押进大牢。待新任县令到来之后再行发落。”

不消片刻,伴着大痛哭求饶之声,堂上被缚之人皆被如狼似虎的兵丁拖了下去。片刻之后,一阵哭爹喊娘的惨叫声便传入大堂。

李仲对此视若无闻。如今他心中正是烦躁,暗叹:“国之将亡,必生妖孽。莫非我大夏即将遭受亡国之运?”

暗叹不过半晌,他又有些欣慰:“妖孽一出,便有高人将其降伏。可见我大夏尚得天之佑,一时不虞亡国之忧。这般看来,那两道人果真不是沽名钓誉之徒。大夏既有这等高人相助,实为大福。可笑我还欲一见面便将他们杀死,以免祸害朝纲。”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