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赵航的南宋冰蛇 > 第22部分(第1页)

第22部分(第1页)

,说要给她个惊喜,她这才后知后觉,想起赵航已经大半个月没来找她了。

“大哥上次找我,好像才说了几句话,便被吴八叔叫走了。”地上已经铺了厚厚的一层雪,严霜一边走,一边小声发牢骚。

赵航点点头:“是啊,这些天太忙了,那天吴八叔叫我,是图纸的几个地方他看的不太明白……”

两人边走边说,很快便到了赵航的小院子。

女使们在院子里扫雪,赵航也没让她们过来伺候,领着严霜进了屋。屋中间摆这个奇奇怪怪的东西,木头的桌台,有个拱形的东西在桌台上装着,刷着漆,看样子是铁质的,桌台下头有竖着的轮子,最下面还有个带着轴的板子。

“这又是什么东西?”严霜十分奇怪。

赵航拎起一旁床上放着的两块布 ,把布边折在一起,放到桌台上,然后他拉了把椅子坐在桌台边,大声说:“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随即双脚踩动,机器发出了铛铛的声音,拱形的一头冒出针来,带着一股线,笃笃笃地把两块布牢牢地定在了一起。

机器需要的力气显然很大,赵航费力的踩动,用针线在布面上走了一圈儿又一圈儿,直到布面密密麻麻全是均匀的针脚,才停下动作,冲着早已经目瞪口呆的严霜一笑:“我管这个,叫做缝纫机。”

严霜拿过那两块完全被缝在一起的布,手都有点抖了:“这针脚,这速度……大哥,你,你真是……”她一时之间竟找不出形容词了,直拿着布翻来覆去地看,好半天,才抬起头:“这个,缝纫机,我可以试试看么?”

赵航点点头,又摇摇头:“我怕你力气不够……实在没办法,条件有限,暂时只能做成这样了。”

严霜坐到缝纫机边,吃力的踩了几下,勉强在布上走了一道线:“这确实太费力了。”

赵航点点头:“想要改进也不是不能做到,只是比较麻烦……目前来说我宁可不作改动。”

严霜奇道:“为什么?”

赵航微笑着说:“你忘了村里那些手上有残疾的老兵了?可以让他们踩踏板,他们的妻子在上面匝衣服。这个改一下,把力量调的更大的话,还可以给鞋底打孔呢!打好孔的鞋底,只需要往上头穿线就行了,就不会那么费力了……咱们现在这个纯手工纳鞋底的办法,太伤手,长期做这个,要不了几年,手部的肌肉就要出问题的。”

严霜愣愣地看着赵航:“大哥,你想的真周到。我这阵子光顾着赚钱了,都快把一开始为的什么给忘了。”

赵航笑笑:“赚钱没什么不好啊!有动力才能把事情做好嘛!”

严霜低下头,趁赵航不注意擦了一把眼泪,然后重又抬起头来:“大哥,我要开个很大很大的厂子,把大家都招进来,让那些为了国家落得一身伤病的老兵都能靠着自己的本事赚钱,养活自己,吃饱穿暖。”

赵航笑了:“只能养活自己怎么行?我们还要给厂子定个规矩,女工的话,只收这些老兵的亲属。以后你厂子办得好,薪水肯定会越来越高……你说,会不会有穷人家的小娘子,为了能够多赚点钱,过得好一点,来做军嫂呢?哦,当然,不能叫做军嫂,他们已经退役了。反正就是这么个意思,你明白就行。”

严霜听的目瞪口呆:“大哥,你,你哪里来的这些损主意?”说着嘴角翘了起来:“不过,也真是好主意。”

赵航哈哈大笑:“所以努力吧,少女,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啊,好像窜台了?无所谓了,在这片陌生土地上,依然能做一些很有意义的事情,可真不错。

☆、第三十四章

进入腊月;太原的街头越来越热闹。虽然天气很冷,但是街上的生意反而更好了;毕竟进了腊月也就快到年节了,这是一年里最重要的节日,为了筹备节日;人们都纷纷走上街头采购;无论是衣裳鞋袜还是布匹首饰,这个时候都进入了销售旺季。

老兵们做出来的鞋子;这时候已经摆进了太原大大小小的店铺;虽然几个村里的几千老兵当中,能够接活儿的老兵还是只占了一小部分;但是;毕竟有了希望,而且严霜准备买地建厂的事儿也传出来了,大伙儿知道这是专门为他们开的厂子,心里更是踏实。所以严青亲自带队驮了带了粮油布匹给村里送年货的时候,发现大家的情绪比过去好多了。

“等开春雪化了,大娘盖房子的时候,喊我们一声,我们都去帮忙。”王三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我虽然脚不能动,可是给墙抹个泥之类的活儿还是没问题的,我爹当年就是泥瓦匠。”

“你老实纳你的鞋底吧!听大郎说你是全村纳鞋底最快的,哎呀,什么时候给我也做双鞋,你给我牵过马,为我提过刀,还没给我做过鞋呢!”严青看王三郎精神好,心情也很好,忍不住打趣他了。

王三郎苦着脸道:“将军,我只会纳鞋底……”

严青知道他做的什么活儿,故意接着难为他:“鞋底也行——”

王三郎看出严青是在逗他玩,他本就是严青的亲兵,过去也是个爱开玩笑的,如今本性又开始露头了,听这话很捧场的接下去:“将军,您可要让人先买了布,再糊了板,裁好了与我送来——我只会往上头穿线。”

严青忍不住笑骂道:“你可真是出息,比得上当你高太尉家那只会镂葱花的厨娘了!”

这镂葱花的典故在市井中传的甚广,当过兵的这帮人也大多听过,不由得都哈哈大笑起来:“我们现在可不就是一群镂葱花的,做糨糊的只会拿棍子搅和糨糊,糊底子的只会刷糨糊,裁鞋底的一天到晚就是拿着剪子比这线来画,外人说我们是满村的鞋匠,谁能想到,这一村的鞋匠,真放出去,能自己做出双鞋的,找不出三五个来。”

严青听着也觉得蛮好笑的,顺手接过王三妻子端来的热水,咕咚咕咚地喝下去,抬起头鄙视的看着这群老兵:“可不是,还是一群粗汉……”

“好像您细致到哪里去了似的!”独眼李四平十分无语:“一碗水三口就喝下去了,我前几天还嘀咕呢,将军病了一场,身体怎么说也该娇弱一些,结果还能跟过去似的那么……”

严青吐血:“不会说话就给我闭上你的嘴,什么叫娇弱……你剩下那只眼睛是不是白长了?”

一群人哄堂大笑,严青看着众人的笑脸,心情也跟着好了不少。

老天显然不准备让严青开心太久,他回到自己家里,便看到了开封传过来的邸报,还有送邸报的邮差顺便捎过来的岳母欧夫人的信笺以及几箱子礼物。

礼物什么的,严青看都没看便让人连着欧夫人给严霜的信送到女儿的院子里了,他那个岳母,便是下辈子都不会送他这个女婿什么东西的,严青对她早就不抱什么期待了。只是岳母这次居然给他也写信了,倒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邸报的消息让严青的脸色有些不好,认认真真看了几遍,叹了口气,把信放到一边儿,又拿起了欧夫人给他的信。即使不看内容,严青也知道里头绝对没有好听的话,拆开信一读,果然如此。欧夫人在信里头把他劈头盖脸一通臭骂,直说他对妻子不好也就罢了,对亲生女儿也这般不上心,哪里弄来的破落户,便给她的外孙女招成了女婿?竟连个招呼也不跟她这个外祖母打,真是岂有此理。又说现在天冷,等开春了便派人过来接严霜回开封。话里话外,全然没有跟严青商量的意思。

严青把信放下,头仰到椅背上,觉得眼眶有些发酸:“柔娘,柔娘,你就这么走了,让我好生为难。”严青对自己的岳母,是愧疚的,他让她早早地失去了最疼爱的女儿,所以他理解岳母对他的满腔憎恶。可他想起岳母对他的种种,说心里没有怨懑,也是假的。

昔日柳柔娘去世,他本就悲痛万分,在这样的当口上,欧夫人却要把严霜带走自己养育,话里话外,竟不是只为了好好照顾外孙女,而是嘲讽严青要靠妻子的嫁妆生活……一句句话,直戳他的心窝。他与柔娘是结发夫妻,虽然聚少离多,可他对柔娘的感情哪里有半分虚假?欧夫人口口声声说他看上了柔娘的钱,可当日欧夫人不同意这婚事的时候,他真的是梦里都想着柔娘是个穷人家的姑娘就好了。为了让欧夫人不再闹腾,他甚至请出了两位岳夫人做公证,表白他绝对不动柔娘的嫁妆半分。这事情闹得满城风雨,多少看他不顺眼的人趁机笑话他白白费尽心机娶了欧夫人的女儿,还不是什么都捞不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