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名门贵胄 花裙子 > 第276部分(第1页)

第276部分(第1页)

她一步又一步艰难地走着。她觉得眼前的一切都在晃,她觉得头快裂开了,她觉得身体不是自己的,但她知道,她必须走到有人的地方。

很快,天际的第一道曙光划亮了整个天空。她看到了村落。虽然颓败,但她相信那里一定有人。

“宝宝,我们有救了。”她在告诉他们的孩子,也在鼓励自己。

凭着最后的一丝意志力,她走向了最近的屋舍。泥土糊成的墙壁,稻草屋顶,破旧的门板上还有两个洞,用稻草堵上了。她知道自己再没有力气往前走一步,只能告诉自己屋里一定有人,一定有人会救他们的孩子。

她举手欲敲门,手指刚触及门板便失去了意识。

恍恍惚惚中,她看到了丁文长,她不断说着“对不起”,而他不停交待她,一定要养大他们的孩子。

我一定不能让我们的孩子有事。

怀着这个信念,她鼓励自己一定要活下去,一定要醒过来。

当她睁开眼睛,就看到一个女人抱着一个孩子站在她身边,而她正躺在一张床上。

“大嫂,你醒了。”女人与她打招呼,摸了摸她的额头,“看起来烧已经退了。”

“谢谢你们救了我。”她艰难地道谢,伸手去摸肚子。目光所及之处,她所看到的都说明这户人家过得很艰难,不可能为她请大夫。她不知道孩子有没有事。

女人也是母亲,马上明白了宋舞霞的担心,问道:“发生了什么事?我早上一开门就看到你躺在门外。”

“问这么多干什么既然醒了,就让她走吧。”一个男人的声音从屋外传来。

宋舞霞明白,不是他们狠心想赶她走,而是他们没有能力。她挣扎地爬下床,一下子跪倒在女人面前,哀求道:“大嫂,求你不要赶我走。”她突然间想到,成亲的时候,她让丁文长订做了一对戒指,算是他们的婚戒。逃亡途中,为了不惹人怀疑,她摘下了身上所有的饰物但惟独舍不得那枚戒指,所以她把戒指绑上丝线,挂在了脖子上。

她伸手抹去,戒指正安然地挂在自己的胸口。拿出带着体温的戒指,她把它塞到了女儿手中,哀声说:“大嫂,我知道大家都艰难。这戒指是纯金做的,烦请大哥去镇上当了,就当着是我的住宿费。”

女人将信将疑。宋舞霞穿着农妇的衣裳,实在不像是拿得出金子的人。

“不瞒大嫂,我和相公原本是北方来的金银商人,只因得罪了权贵,才乔装逃亡。又因害怕路上有劫匪,所以换了衣裳,哪知道最后金银钱财还是被抢走了,相公也被他们害死了。”想到丁文长,宋舞霞的眼泪簌簌往下淌。

“你怀着孩子,莫要哭了。”夫人轻声相劝,紧紧皱起眉头,沉思许久才说:“这事我不能做主,得去问问孩子他爹……嗨,你这不是一个人,万一出点什么事……”说着转身出去了。

宋舞霞心怀忐忑地等了许久。他们既然救了她,给她换了衣裳,却没拿掉她脖子上的戒指,就证明他们是好人。他们不想留她,多半因为生活艰难,又不知她的来历。

其实她也不想就这么赖上人家,可她的容貌是个麻烦,再加上她怀着身孕,即便有一个金戒指,谁知道拿去当铺的时候会不会被人抢了。在这乱世之中,她一个孕妇实在太过脆弱。

大概过了一盏茶时间,妇人与一个汉子走了进来。男人告诉她,他可以拿戒指去当,但她若想住下,当得的银子,其中一半作为她的住宿伙食,且若是她在生产时出了什么事,他们不会帮着她养孩子。

先小人后君子总比面前一套背后一套强。宋舞霞立马点头应了,并且告诉他们,她只希望他们给她买些日用品,其他的银子都归他们,但要求做个活当,只要有机会她就要去赎回戒指。

男人没有多言,倒是他的妻子劝宋舞霞索性做个死当,言下之意觉得她一定没能力赎回来。

对宋舞霞来说,这枚戒指象征着她和丁文长的婚姻,无论多难,她一定要赎回来,交给他们的孩子。她没有多做解释,只是坚持一定要活当。

就这样,宋舞霞便算是住下了,知道了这家的丈夫叫陆大志,妻子叫荷花,是村里的佃户,帮忙种田的,农闲时也去河里打打渔。因为世道不好,再加上陆大志为了躲避兵役,故意打瘸了自己的腿,所以一家人过得十分艰难。

当天晚上,他们帮宋舞霞在原本的杂物房铺了一张床。陆大志看起来虽不太情愿接受宋舞霞,但从镇上回来的时候为她买了一身衣裳,还为她抓了几副药。晚餐的时候,夫妻俩就着咸菜吃玉米糊,给宋舞霞及两人的孩子煮了白粥,还一人加了一个鸡蛋。

对儿子吃的鸡蛋,荷花很不好意思,喃喃着解释:“我们家穷,即便是自己养的,也舍不得给他吃……”

“大嫂,你们能让我留下我已经十分感激了。”宋舞霞急忙打断了她。她是真心感激他们的。她知道,让她靠种地打渔养活自己和孩子是不可能的,所以她还要靠着他们夫妻想一个生财之道。不管去不去蒲甘找胡三他们,银子总是需要的。

第二天,荷花领着宋舞霞在村里走了一圈,告诉众人宋舞霞是她的远房亲戚,因为死了丈夫,在家乡过不下去了,才来投靠他们的。

宋舞霞一边与村里人打招呼,一边观察着四周的情况。村里人大多与陆大志家差不多,都是家徒四壁,勉强度日。看地里的情况,收成却是不错的,不过据说交完租子,能有过冬的粮食算是不错了。因为此处地处南方,收完稻子马上便会种小麦,地里也有过冬的蔬菜,所以她不能像在京城时那样,教他们种白菜,发豆芽。

下午,宋舞霞让荷花带着她去镇上走了一圈。他们所临的镇名叫上杭镇,以宋舞霞的标准,只能算是集市,不过镇上什么铺子都有,药铺,胭脂铺,绸缎庄,也有不少买卖蔬果家禽的。听荷花的口吻,这是附近最大的镇子,所以人丁兴旺,不时还有商旅经过。

听到她说商旅,宋舞霞往四周望去,果然见不少酒肆、客栈。眼下虽冷冷清清的,但它们既然能存活下去,就表示一定是赚钱的。

“大嫂,这些酒家食铺应该都是做商旅的生意吧?”宋舞霞打探。

荷花点点头,笑道:“这是当然,孩子他爹打的鱼就是卖给他们的。虽然那些鲤鱼不值钱,但好歹也能换几粒米,熬一碗粥。”

“大嫂,不知这些酒家是否让人在他们的店铺卖做好的菜?”宋舞霞想到了生财之道。

第一卷 碧琰山庄 第486章 重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