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名门贵胄全文免费阅读 > 第30部分(第1页)

第30部分(第1页)

稀?br>

“小姐,这两坛都是前年从梅花上取下的雪水。”绿荷一边说,一边把坛子放在了一旁的桌上,用手帕擦了擦手。宋舞霞清楚地看到,她的两只手已经冻成了胡萝卜。而另一边,绿桑只是把坛子放下,然后像往常一样退到了边上。两人比较,很明显绿荷这是在邀功。

宋舞霞假装没看到绿荷的动作,走过去揭开其中一个坛子的盖子,这才发现,说是雪水,里面居然是晶莹剔透的雪花。当下的时间可是农历的五月,室内的温度至少在摄氏二十度,而这坛子雪是前年的,“这……”她有点被吓到了。

“禀小姐,这坛子是埋在冰库的陈年积雪中的,所以两年了都没有化开。如果小姐要已经化开的,那么就用这坛。”绿荷指了指另外一个坛子。

宋舞霞伸手欲揭开盖子,只有小碗那么大的盖子,她居然提不起来。

“小姐,小心冻着,还是让奴婢来吧!”绿荷上前,用力转了两下,轻轻的一声“噗”之后,几滴冰凉的水滴溅了出来。宋舞霞这才想起物理课上讲的,水的表面张力。看起来为了保证坛子的密封性,在装坛的时候用了满溢的方法,然后再盖上盖子,这样做,水在坛子中就形成了一个密封的空间,再加上低温冷藏,细菌根本没有滋生的机会,更别说孑孓了。

这边,当宋舞霞在秋水阁中赞叹古人的储水工艺时,苏四娘正在清晖堂听下人回报宋舞霞的举动。屋子的角落中,宋绣屏低着头,默默站着。

**3200字和3500字是同样价格的,所以忍不住把陆羽的关于水的前二十个排名贴出来,好玩而已**

第一,庐山康王谷水帘水;第二,无锡惠山寺石泉水;第三,蕲州(今湖北浠水)兰溪石下水;第四,峡州(今湖北宜昌)扇子山下的虾蟆口水;第五,苏州虎丘寺石泉水;第六,庐山招贤寺下方桥潭水;第七,扬子江南零水(今江苏镇江一带):第八,洪州(今江西南昌)西山西东瀑布水;第九,唐州(今河南泌阳)柏岩县淮水源;第十,庐州(今安徽合肥)龙池山岭水;第十一,丹阳县观音寺水;第十二,扬州大明寺水;第十三,汉江金州(今陕西石泉、旬阳)上游中零水;第十四,归州(今湖北秭归)玉虚洞下香溪水;第十五,商州(今陕西商县)武关西洛水;第十六,吴淞江水;第十七,天台山西南峰千丈瀑布水;第十八,郴州圆泉水;第十九,桐庐严陵滩水;第二十,雪水,

第一卷 碧琰山庄 第76章 商议

第76章 商议

清晖堂的小书房内。除了两名贴身的陪嫁丫鬟,苏四娘遣退了其他服侍的人。她的面前站着一个四五十岁的妇人,正低头汇报着宋舞霞的一举一动,包括她吃了什么,说了什么话,和什么人见过面。

听到妇人说宋舞霞见过各处的管事,还给每个人赏了东西,脸色微沉。待妇人说完了,她若有所思地喝着茶,缓缓问道:“她带回来的那两个大丫鬟,你瞧着如何?”

“回夫人,唤翠羽的丫鬟一直紧跟在她身旁,很少与人说话,那个碧玉倒是个机灵的,不到半日时间就和园子里的丫鬟,媳妇混得极熟。奴婢看她应该只是在熟悉情况。至于赵嬷嬷,瞧她指挥人的架势,是个有经验的老人了,恐怕不好对付。”

“绿荷,绿桑在她那如何了?是不是时刻被提防着?”苏四娘继续问。

妇人摇摇头,“表面上倒是没有。奴婢瞧两人忙进忙出。大多数时候都在跟前伺候着,不过……”她想了想,继续说:“昨晚和今早,分别有小半个时辰,她们同时被支开了,现在想来应该是故意的。”

“看来这位三小姐嘴上说不记得以前的事了,却是个……”苏四娘话说了一半,似临时记起了什么,问道:“她的行李呢?有什么特别的?”

“特别倒是说不上,奴婢看到大多是些衣服,首饰,不过我远远地瞧着,有两个箱子里放的盒子,好似打着丁家的标志……”

“都是些什么东西?”

“回夫人,奴婢离得远,没瞧见里面放着什么,后来箱子就落了锁。看那些盒子的做工,恐怕里面的东西不便宜……”

“丁家的东西,哪有便宜的。”苏四娘若有所思,似乎在盘算着什么,许久才问:“还有什么特别的事吗?”

妇人一径低着头,停顿了几秒才说:“有一个箱子,院子中的小丫头想去搬,被碧玉拦下了,后来她叫上翠羽,两人亲自搬去了里屋。奴婢看着奇怪,趁屋子里没人的时候。打开锁瞧了瞧,是一些书画,还有几本小册子。奴婢觉着没什么特别,可看她们的样子,好似很紧张那些东西。”

苏四娘点点头,又问了一些其他的琐事便遣了那个妇人。从头到尾,宋绣屏一直站在角落,默默听着。同住在园子里,今天一早她就听丫鬟们议论宋舞霞如何大方,带回来的衣服首饰一点不比王府的差之类的话,让她十分的羡慕。

“你这孩子,怎么还站着,来,到我身边坐下。”苏四娘笑着对宋绣屏招招手。

“谢母亲。”宋绣屏低声应了,慢慢走到继母身旁,小心翼翼坐在她下首的位置,腼腆地低着头。

“刚才的话你也听到了,怎么样?昨晚可顺利?”苏四娘关切地问,仔细打量着名义上的女儿。

说实话,这个庶女对她来说不过是多一人吃饭,死去通房生的女儿而已。平日子见丈夫都当她不存在,她就更加不在意了。没想到前几天,这个女儿居然主动跑来对她说,“我会和小姑姑好好相处,为母亲分忧。”

凉州太守虽然只是个地方官,但苏家也是大户人家,父亲的通房妾室,庶出的弟弟,妹妹也不少,再加上苏四娘的母亲教过她很多事情,她也亲眼看过后院的那些手段,当然一听就明白了宋绣屏的意思,也知道她想要什么。

对于继女想嫁一个外派的小官当正室的心愿,她很想笑。丈夫没有郡王的名号也就算了,现在他们是大楚唯一的外姓王,怎么可能让女儿嫁个小官?而且凭她的出身,正室?她只能说眼前的十六岁少女还是太嫩了。

苏四娘虽然知道宋绣屏的愿望很难达成,可她没有拒绝,更没有答应,只是含糊其辞地说,她会好好留意适合的人选。不过,对于她主动找自己谈条件,苏四娘还是有些惊讶的,也知道自己是时候多多“关切”一下这个女儿了。

宋绣屏见继母对自己和颜悦色,以为自己的愿望终于能实现了,心中满是欢喜。听到苏四娘的问话,她点点头,“小姑姑今早上送了几件首饰给我。”她拿出两支簪子,一只手镯放在桌上。低声说:“请母亲放心,女儿一定会和小姑姑多亲近的。”

“她给你的,你就收着吧。”苏四娘笑意盈盈地说,“只是,刚才你也看到了,很多事情不用你去做我也知道。所以多亲近是不够的。你得想法子住回秋水阁去。明白我的意思吗?”

宋绣屏咬咬嘴唇,点头,“女儿明白母亲的意思。还望母亲不要忘了答应过女儿的事。”

苏四娘笑而不语,之后和她说了几句无关紧要的闲话便打发她走了。望着宋绣屏转身而去的背影,她收敛了温和的笑容,嘴角扯出一抹冷然的不屑,独自去了书房后面的小房间。

房间内,一个五十多岁的妇人已经等着她了。两人刚落座,单嬷嬷便说:“小姐,依奴婢看,还是早些把她弄出去算了。”

“嫁是当然要嫁的,不过也得选适合的人家不是吗?而且她这一嫁,宋允琪的婚事也不得不考虑了。这事我一直拿不定主意。选个身份高的,以后我的泽儿怎么办?他可是顶着嫡长子的名分。娶个低的,人家说我后母刻薄长子,凭白无故授人话柄,连带影响泽儿的名声。”苏四娘并没发现,她说的是“嫁”。而单嬷嬷说的是“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