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九零年代富二代全文免费阅读 > 第9章完结(第1页)

第9章完结(第1页)

方知浓被于眉带着玩了n回过家家,还不如让她看报纸了!

去年于丽英考了执业药师证,年初成绩才出来,她考过了,顺利拿到了药师证,但这个证对她来说根本没有什么用,不过考了也就考了,挂出来好像看着专业一点。2023

厂里今年生意不错,订单非常稳定,尤其是改良了电线,新的电线比之前更细,传输更好,市政工程之后,别的镇的电力局也都从方季康这里订电线。

今年方季康适当地提高了点工资,工人们已经有了盼头,不再彷徨自己不是吃公家饭,这工厂还能继续经营下去,就还能有一份工资,也总比失业好。今年分了几个班次,轮流来做三班倒,加班的有加班费,大家都非常地积极。

这个年代的人都是苦过来的,他们并不怕苦,怕的是穷,怕的是没工作,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

而相比之下,市里的工人们却动荡不安。

今年一开年,政府就放出消息,国企将要全面自负盈亏了,以后国企就自己经营,自己制定章程,国家不再负责。

厂里面就有传言,以后的工资可能就没那么高了,以前有政府兜着,现在没有政府了,工厂得盈利啊,不然哪来的钱发工资。

厂里都议论纷纷。

“这咋行呢?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

“为什么下调工资?”

所有人仍然不觉得国企是会倒闭的,他们只觉得这只是一个变动,国企还是国企。

于振兴作为一个小领导,也是难做的很,既要让上面满意,又不能让下面不满,只能一家一家地去说。

厂里怨言四起,累及于振兴,都说:“他们做领导的当然不担心,工资肯定比我们高,我们降低的工资全补给他们了吧。”

于振兴当真是全心全意为了厂里好,被这般说亦是气得不行,放话说,他们工资多少,他就多少工资。

李利芳那个气啊,和于振兴大吵一架:“你说你做个小主任,自家没捞过一点好处,现在说降工资,你原本的工资难道不降?你要和他们一样?你有没有想过家里头!你怎么说的出口的,别的领导不说,非要你说!”

于振兴辩解道:“现在厂里困难,我这也是出一份力,等以后好了,肯定还会涨回去的。我也不能让领导难做啊……”

“你就想着别人,你有想过家里吗……”

第012章

今年四月底,方知浓就两周岁了,基本上大半个镇都知道方家这个爱看报纸的小闺女,方伯勇是邮局的,订报、送报都是邮局做的,他也经常会带来各种各样的报纸。

方知浓对国内的时事政策、趣闻轶事了解了不少,要不是她不能说,指不定她比国家领导都清楚哪个地方发生了什么事。

有一次她不经意间就透露了她识字的事情,被于丽英开始揪着认字了,大人们才意识到,原来看报纸还真得能够识字啊,不少人也学着塞了一张报纸给自己孩子,没一会儿就撕得稀巴烂。

其实干巴巴地看报纸,还不如让小孩子看电视,电视上有字幕,还配声音,方知浓大了以后也觉得那时候的小孩子比他们那个年代聪明多了,上幼儿园的时候就认识很多字,她觉得和电子产品的普及也有一定关系,看电视又时候也是一种学习。

干巴巴地看报纸只能看字,没有人告诉他这个字读什么,他自己光看怎么可能认识。

和方知浓这个伪小孩比起来,方如初才是真正的聪明,尤其是在算术上,基本上一教就会,还能举一反三,刚上一年级,和方凯文做了几回作业,看他怎么做,他就会了。

他数学老师特地跑过来跟方小琴说,他现在都单独给他布置小学奥数的题目,实在是一年级的加减运算难不住他。

用方小琴的话说,咱们家的聪明才智全在这孩子上了。方凯文的成绩也算顶尖,但很明显是个普通人的智商。方毅也是如此,宋俊凯还是顽皮得不开窍,每天方小琴都为他的作业气得上火。

方小琴问方季康于丽英要不要让方如初跳级,方季康拒绝了,方如初已经提前一年上小学了,再跳级就太小了,反而不利于他和同学相处。读书是很重要,但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读书,而是成长和收获。

沈老师也不赞同,她教书这么多年,见过聪明的小孩多得去了,聪明并不等于成功,不少以前聪明的现在还不如不聪明的,真正的聪明不仅仅是学业上的优秀,还有为人处事上的智慧。跳级看似很光荣,孩子的智力是够了,可处世的道理呢?什么也不懂。

这个年代还不知道有一个词叫情商。

于丽英还是有点遗憾,她还是有些心动的,但既然丈夫和婆婆都不认同,那她也没话说。倒是于丽凤说,市里开了个少年宫什么的,好多小孩子都去学什么书法啊、绘画的,还有学乐器的,钢琴小提琴的,女孩子学跳舞的也很多。

乐器有些贵,大部分女孩子都是学跳舞画画的,于丽凤也把杨芸芸送去学画画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