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乡村爱情故事百度 > 第7部分(第1页)

第7部分(第1页)

看到李二牛那副狼狈相,桃子不由得掩鼻吭哧一笑。

()好看的txt电子书

桃子说,俺能接回枣子嫂吗?

李二牛赔着笑,说桃子妹伢儿一定能接回枣子,枣子说过,你桃子妹伢儿是李家的才女呢。

李二牛一番话,让桃子的脸颊一下子变成片片桃红。

桃子不笑了,正正脸,说你走你走,俺明日一早就去帮你接新媳妇,也真是……

李二牛娶媳妇时,桃子也在接亲队伍里。嫁丫头子请伴娘,娶媳妇子请陪媒。一般来讲,伴娘和陪媒都要是没过门的黄花闺秀。乡下人都想图个吉利。

李二牛娶媳妇时,他们家请的陪媒就是桃子。枣子娘家,桃子一共去过三次。那村子叫九佛岗,是个集镇。坳子里只有窄窄的坳街,没形成集。坳里人常赶的场就是九佛岗。第二天一早,桃子去是去了九佛岗,可并没有帮李二牛接回枣子。桃子骑自行车去的,还在枣子娘家住了一夜。

桃花开了(3)

翌日上午,桃子劝枣子嫂回坳子,说二牛哥能娶上你也挺不容易。枣子不说话。桃子想,一定是李二牛伤了枣子嫂,且伤得不轻。不然,她不会这样不听奉劝。桃子的任务即帮助李二牛接回枣子。于是桃子净拣好话说,说了一箩筐好话两箩筐好话也没能奏效。

枣子说住几天了自己回去。

枣子还说,桃子妹伢儿,你是闺女,不明白俺做媳妇的苦衷。枣子说这话时双眼潮湿,泪水也快溢出。

桃子望着枣子没眨眼,桃子忙给她递上一块纸巾。

枣子接过纸巾擦了眼睛就不再往下说。桃子说,枣子嫂,你何时回坳子说个日子吧,二牛哥交待俺的。

枣子依旧怏怏作答,说俺想几时回坳子就几时回坳子。枣子似乎还想对桃子说几句什么或是给李二牛捎几句什么话,但她的嘴只嗫嚅几下就打住,到底没说出。

现在桃子结婚了,也就明白李二牛媳妇所讲的做新媳妇的苦衷了。原来枣子躲着李二牛呢。这样想着,桃子忽然笑了。

几年前,枣子对桃子说过你是闺女还不懂得做女人的苦衷,如今桃子已不是闺女了,也做女人了,自然懂得做女人的苦衷。枣子有娘家躲李二牛,可桃子去哪里躲青桩呢,总不能跑到青桩家向青桩娘哭诉。

桃子害怕青桩,害怕青桩夜里没完没了的折腾。楼房山头堆着已锯成筒的树木,桃子要青桩睡觉前先劈一小时木柴。桃子的话,青桩当圣旨。

每个夜晚睡觉前,青桩就在屋山头劈一小时木柴。劈完木柴,青桩匆匆擦把身子就急不可耐地往桃子被窝里拱,同样像一头牯牛,凶猛,顽强。青桩会做人,爹娘喊得清甜,惹桃子爹娘欢心。爹娘喜欢青桩,桃子哪有不满的道理。

桃子也想着法子躲避青桩,常常邀坳子里的老媳妇老嫂儿去茶馆听书看打牌。坳子里的老媳妇老嫂儿们大都已修炼成牌精,像蚂蝗听不得水响,听到搓麻将吆喝坐庄打牌就从手掌痒到脚板心。

桃子不打牌,桃子看牌也是结婚之后才染上的瘾,一看就是大半夜。有老媳妇说,桃子做了大人就变了样呢,光看牌不能止瘾的,还是亲自上阵搓一把吧。桃子立在一旁,抿着樱桃小嘴,笑而不答。

桃子双眼盯着桌上的麻将心里却责骂着青桩,猜想那个憨巴坨应该睡熟了吧。实质上,桃子的这种躲法根本没起到什么效果,反而加大青桩的攻击力度和持续时间。在这个问题上,桃子真的一点法子也没有,比她对待自己的这桩婚姻还要无奈无助一百倍。桃子夜夜都要流泪,她的泪流了几桶。

桃子从茶馆牌桌上得知枣子回家的消息。

据说,李二牛去深圳找了将近半个月才找到她。枣子起身前并没说她要去哪里,只是对婆老妈扯谎说近来心里不舒服,想回九佛岗娘家小住几天。枣子更没给李二牛透过一丝风,说走就走了。

李二牛见她去娘家住了那么久,打电话到丈母娘家,一问才晓得枣子早去深圳打工。李二牛傻了眼,懊恼得额头虚汗涔涔。

枣子到底是野惯了的女人,嫁人了也熬不住。这分明是一种逃避啊。李二牛忽然想起坳子里老人家讲过的话,跑野了的女人要重新收回心就很难了。这不,他娶的枣子就是这样的女人。要不是他家弟兄多家境窘,无论怎么说,凭他那副身架也不至于娶个“跑广”多年的女子。

话得说回来,枣子是个有模有样有红有白的媳妇,俏女人。李二牛喜欢。媒人是李二牛娘的一个远房表妹,李二牛喊她姨妈。这个姨妈还和枣子沾点亲,把枣子的好讲了几箩筐。李二牛全信了。

媒妁姨妈肯定也把李二牛的好给枣子讲了几担,枣子也信了。两个年轻人的结合特别顺坦,就是佐证。惟一的遗憾是,枣子嫁进坳子将近两年,胸脯越挺越高,可肚皮还是一马平川。李二牛没责怪枣子,婆老妈也没责怪枣子,能娶上枣子做媳妇算是李家祖坟埋得够高了。

那段时间,村里正忙,李二牛抽不出空闲找老婆。

当治保主任的李二牛,白天忙碌村里的事,还有两餐烧酒喝,日子好打发,可到了晚上就难熬了,想着枣子在家里时的方便和快乐,就忍不住抱起枣子睡过的绣花枕头做动作。乃“婆娘在家千般好,婆娘出门苦懒汉”啊。

坳子人听说治保主任的老婆去“跑广”,就有些议论了。

议论从坳子里的茶馆牌场传出来。

()免费电子书下载

荆南农村,村村都有茶馆酒肆牌场,有的设在村街有的深居农家竹林院子。这些地方往往就是那一带的新闻发布中心。乡村的新闻传播,不是通过广播报纸电视,而是通过茶馆酒肆牌场,不管其是否真实,人们都乐意去接受去更大范围地发布。他们抱着宁愿信其真不愿信其假的心理。

九佛岗和坳子同一个乡,九佛岗比坳子大得多,早已形成小集。九佛岗离坳子十几里路程,但这并不影响民间新闻的传播。一件好事从九佛岗传到坳子里需要十天半月,而一件不太光彩的新闻说不定只需要一个上午抑或更短的时间就能够有鼻子有眼睛地传进坳子的茶馆。

枣子嫁过来以前,枣子的新闻就传到坳子。坳里人刚听说李二牛处的对象是枣子时,坳子很快就有了关于枣子的新闻。噫,别看枣子只有个小学水平,可她却是九佛岗的带头人呢。像坳街一样,九佛岗偏是偏了点,但打工浪潮并没有因为中国某一个地方偏僻而受到冷落,相反更加活跃。

坳里人所宣扬的枣子是带头人,当然是指“跑广”的带头人。这地方,“跑广”差不多已是一个家喻户晓的语汇,连小学生也知道“跑广”的丰富内涵。噫,枣子娘家两个哥哥就是她“跑广”后给娶的媳妇呢,还有,枣子爹娘住着的那栋两底两层楼也是她“跑广经济”直接带来的效益呢……坳子人家大多挨苦受穷撑日子,李二牛家五六弟兄,家里更是穷得叮铛响,哪有钱娶媳妇。

幸好李二牛有副魁梧身量,有初中文化,还有那个姨妈撺掇才被枣子相中。枣子在外面打了好些年的工,人长靓了,心计多了,眼光高了,媒人不知带上门多少后生,枣子最终才看上李二牛。

桃花开了(4)

两年前,枣子嫁进坳子时,风风光光,热热闹闹,一个唢呐队的喜钱就是两千块啊。近几年来坳子里还没哪家娶媳妇赶得上李二牛,真是少见的热闹。说穿了,那是枣子爹娘舍不得枣子这个“银行丫头子”,热闹点办,弄出些与众不同来,先给李家一个下马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