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谁说蜀中无大将 > 第二章 谁来当主簿(第1页)

第二章 谁来当主簿(第1页)

南郡城又叫江陵,依江水而立,战国时楚文王自丹阳徙此作为都城郢都,楚平王在此兴建大城。城墙高达20米,由内、外两方形城组成,宫城周长约3公里,在郭城中间,郭城周长约15公里,面积竟然达15平方公里以上。楚人善于制作玉器和铜器,“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楚人的“浪漫”在百家争鸣时代绝对可以称得上独一份。后人有评价说楚文化是中国浪漫主义的开端。在手工制造领域楚国工匠将这种“风骚”气质表现的淋漓尽致。不同于同时期其他诸侯国类似“流水线”下来的标准制式产品,楚玉器往往给人一种奇谲的神秘感觉。楚式玉器在形制、纹饰和雕工上打破旧有规制,从制约走向自觉。

当是时,往来卖铜贩玉商人络绎不绝。郢都繁华如此,可以称的上南方的经济中心和军事重镇。

秦昭襄王二十八年,武安君白起偷袭攻克郢都,楚国被迫迁都淮南,放弃了江汉平原。白起为防止楚国迁徙回来再建国都,尽毁其外城城墙,并设置南郡郡予以派驻官员管理。

南郡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其治下的江汉平原,是自古中国最重要的粮食产地之一,西来川蜀之地,东来江东之地的名产特品,则沿江而下而上汇聚至南郡港口,再沿襄阳,南阳转运北方,虽然陆路运输相对费些时日,但比起夏口,合肥等水域发达地区战乱频繁,水贼出没,相对要让商旅们放心很多。

汉末天下大乱,诸侯并起,盗贼横行。独刘表领荆州牧后,极少参与到大规模战争之中,虽然时人评论”刘牧非霸王之才,乃欲西伯自处,其败无日矣。”但刘表采取休养生息之策,防范盗贼,极少扰民,荆州成为汉末不多见的世外桃源,并成为南方商业的热土和名士的避难港,以致于士民皆感刘荆州之德,刘表病死时,荆州士人平民皆痛哭流涕以怀念之。

因荆州的州治襄阳地理位置偏北,离宛城骑马数日可至,曹操灭张绣占领宛城后,刘表为保证军需物资的安全,将南郡城打造成了物资仓库,粮草弓箭兵刃皆集中于此,并大兴土木重造南郡城外墙,虽然难复郢都旧日之风采,但不失为江水沿岸的一座坚城。以至于曹阿瞒不费吹灰之力得到南郡城后,高兴的对谋士说:孤得南郡,可弥补未捉到刘玄德之憾。

赤壁后,曹仁与周公瑾大战南郡,被孔明用计偷袭得手,但当时孔明即进言汉中王说道:”南郡城险粮多,然并非足以防守之地,自襄阳以南,无险可守,骑兵旦夕可至。我军马步均非曹操敌手,可将荆州州治移于公安,与南郡隔江相望,进可攻襄阳樊城,退可守江南之地。”因此汉中王在荆州时,荆州的州治一直都在江水南岸的公安。

汉中王入蜀后,轮到在整个中国历史上自信心都能排在前茅的关云长治理荆州,关二爷来了句”今如治在公安,会让曹阿瞒曹仁等小觑于我,是胆小如鼠之辈所为”,就把州治重新移到了南郡,有北图襄阳甚至中原之志。

快到南郡,艨艟行至北岸,从茫茫的商船船海中好不容易挤出头来,向商港岸头行来。一看是官船,商船知趣的让开了路。

岸上张灯结彩,若干个身穿官服的人被一众兵丁簇拥着捧出来,显然是在举办个精心准备的欢迎仪式。

廖化和马良面面相觑,这几位不是来专门迎接我们两的吧?

二人虽然一个是跟随君侯多年的宿将,另一个是君侯身边的主要幕僚,但是官职并不高,廖化现任偏将军,马良的职务是前将军长史,似乎并不值得大动干戈的来迎接。

“季常,元俭,此趟辛苦二位了!”

中间簇拥的人是个大胖子,脸的形状已经无法承载那么多肥肉,甚至把眼睛都挤成了眯眯眼,虽然穿着官服,但是明显已经装不下他硕大的肚子。这个人无论从气质上还是身材上都看不出来是个征战多年的将领,倒像是个养尊处优的富家翁。

这样的长相挤出来的笑容,你很难怀疑他是不真诚的。

虽然这样的人物远远配不上英雄的形象,但是廖化看到他,却不自觉的感到由衷的亲切,赶紧握住他的手说。”糜大哥,别来无恙,小弟甚是想念。”

来的这个胖子,就是外号叫”小舅爷”的糜芳,字子季,时任南郡太守,糜夫人的弟弟,阿斗的亲舅舅,可以认为是汉中王荆州集团的二号人物,仅次于前将军关羽。

老糜家在汉末也是小有名气,靠卖盐起家的糜家世代代经商,富甲徐州,后糜太公在徐州见到了汉中王后,惊为天人,认为此人之后必成大器,因此让徐州刺史陶谦公做媒执意要将女儿嫁给汉中王为妻,并遣散家资资助汉中王天量的军费发展自己的部曲,死前还叮嘱两个儿子糜竺,糜芳今后要好好辅佐汉中王,这情景跟当年吕太公嫁女汉高祖,并要求儿子定要终身追随高祖如出一辙,故时人评价糜老爷子是当代的吕太公。

糜竺,糜芳从此一直追随汉中王东征西战,私下人们都称呼之为大舅爷,小舅爷。只是二人志向截然不同,糜竺喜欢舞文弄墨,研究经典,糜芳则很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仅是初通武艺,军政谋略,均非擅长,勉强算一个武将,好在忠心耿耿,又继承祖宗基因,有一些经商敛财的技能,又是阿斗世子的亲舅舅,所以能受到汉中王的绝对信任。

汉中王入蜀后遭遇挫败,诸葛亮,张飞,赵云等重臣均入蜀援助征伐刘璋,攻克成都后,因蜀地政局不稳,新投靠的西川派官员尚不能得到完全的信任,忠臣能吏严重缺乏,如孙乾糜竺向朗等资深重臣都离开了荆州奔赴成都。因此,糜芳这个小舅爷,无论是因为资历还是因为与汉中王的亲戚关系,就当然的成为荆州的第二号人物。

马良虽然出身高门,但是哪里不知道这种关系,赶紧搭茬向糜芳拱手说到:糜将军署理南郡军政,更是辛苦,今天专程来迎接我二人,实在不敢当。

马良仔细往身后糜芳打量,身后跟着三人,一个面如冠玉,身穿素裳,说不出的高贵和儒雅,正是自己的同窗好友,潘濬字承明,现任荆州治中从事,可以说是荆州的财政总管。第二位身高八丈,面如立锥,形容威武,身披盔甲,是现公安督傅士仁。第三位有点眼生又有点眼熟,马良仔细辨认了一下,吃了一惊:”公琰何时来的南郡?有礼有礼。”

蒋琬字公琰,荆州零陵人士,是荆州年轻一代名士的代表人物之一,很早就随汉中王入蜀,颇受诸葛孔明的推崇和赏识,现任汉中王府的尚书郎,虽然职位也不高,但是是可以归入汉中王幕僚的人物之一。

廖化赶紧也拱手拜见,“蒋公琰这样的人物出现在南郡,必然是汉中王有重要指令传达,八成跟君侯北征有关。”廖化心道。

蒋琬还礼说:二位在南四郡立下功劳,君侯说要好好给二位接风。

来接的四个人是很有讲究的,蒋琬和马良都是孔明心尖子上的人,而潘濬和马良是同窗同学,都是南阳大儒宋仲子的学生。这两个人是来接马长史的。

糜芳是廖化的好大哥,而傅士仁是糜芳的妻弟,这两个人是来接廖元俭的。

但是为什么要这么兴师动众,廖化也是心里打鼓。没关系,大场面之后便有小聚,到时候便都知道了。

大家寒暄了好一阵子,官场的寒暄最是无趣,无非是谁谁的朋友又是谁谁的哥们或同窗,大家因为这样那样的关系大概率都是自己人。或者说一些官场变动的八卦,连蒋琬潘濬这种文化人都免不了俗气。

最后大家都好奇的是蒋琬同志为啥来的南郡,蒋公琰神秘兮兮的回道:”汉中王与君侯有事相商。”虽然大家大概都猜得出商量的什么事,但是看蒋琬嘴巴这么严,满嘴废话,都感觉无趣,暗骂虚伪。

果然,大家寒暄到无词可聊了,傅士仁冲廖化使了个眼色,低声说,太守说等会临江楼相会,廖化微微点了点头,心道,有好酒喝了,想着想着都有点馋了。

糜芳是个八面玲珑的货,临分别还说:今天我摆酒请公琰一聚,季常和承明务必要参加啊。

蒋琬连连摆手:昨日刚到南郡,明日一早与君侯有要事相商,绝不敢误了公事,小舅爷请见谅。

小舅爷一般是亲近之人对糜芳的恭维之词,一听连蒋琬都称他是小舅爷,糜芳立马乐的有点找不到北了,甚至想把假请变成真邀了,傅士仁赶紧从背后拉了好大哥衣角一下,小舅爷果然清醒了一瞬间,想起今天还有大事相商。

如果说廖化还有那么一点点小爱好的话,那就是喝酒了。

战争年代,金银财宝是最无用之物,娇妻美妾也无福享受,尤其是武将,今天饱餐潇洒,明天碰到个会耍枪弄刀的对手,脑袋是不是自己的就不晓得了。当年裴元绍大哥和兄弟们海喝一顿,憧憬了跟着关二爷纵横天下的美好未来,下山要投奔没走多远就被个不知名的小将刺死了,连廖化也在逃跑中屁股刺了一枪,虽然最后证明是误杀,这么多年廖化也没有原谅这个愣头青的白袍将。可惜这个人现在鼎鼎大名,常山赵子龙,名义上是自己的上级,打也打不过,告也告不赢,廖化每每在裴大哥的灵前都要留下几滴抱歉的眼泪。

从那之后,廖化就认定,只有兄弟和美酒才是自己的,其他都是身外之物。

南郡城离商港有几里的距离,所以城里的临江楼是妥妥的名不副实,好在是百年的老字号名店,虽然不临江,但是江鲜甚是鲜美。

说话间糜芳、傅士仁、廖化三人就到了临江楼,老板见是太守来了,赶紧大呼小叫请到楼上雅间,吆喝得唯恐其他客人不知道。

糜芳也不介意,大大方方的迈进了雅间,傅士仁反手就关上了门,看来的确是有要事相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