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乱世风云——凤翔三国 梦凝小筑 > 第91部分(第1页)

第91部分(第1页)

有人知道她去了哪里?干什么去了。这成为我心中永远的痛。

既然没有找到人,我还是决定去丹徒一趟,我真是放不下孙策,他伤的那么重,现在时间才过去两个多月,他的伤应该还没有好,我去看看好了,再说,我肯定他们也想见我的。带着这样的想法,我们很快到了丹徒。不过,药房的伙计却告诉我,孙策回曲阿了,听说,曲阿出了点事情,他不顾没有好的身体赶回去了。我听得一愣:曲阿出事情了?那里会出什么事情,能让周瑜答应孙策回去?(在孙策伤没有好的情况下,周瑜应该不会让他离开这里的呀?)只是,从药房伙计的消息里,我也感觉到了事态的严重性,因为他们也只知道曲阿有重要的事情发生,却无法打听到出了什么事情。

东吴真的发生内乱了,而且现在正是一团乱麻的时候。不过,让孙策和周瑜都不顾孙策的身体情况而急冲冲赶回曲阿的,却是家族内乱,这是大家谁也没有想到的事情。孙策在战场上身受重伤而失踪的消息,并没有被程普和周瑜刻意隐瞒住,这就是经验还不足的表现。在程普不得已退回丹徒之前,吴军大败主帅失踪的消息就已传遍了东吴上下,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呀!曲阿得到这个消息后,张昭首先反应过来,要封锁消息,可惜已经晚了,三天之中,几乎各种人等都聚集在吴侯府周围窃窃私语。张昭、顾雍等人是忙得团团转,应付着那些上门寻求答案的人。

曲阿的官员乱了套了,南方余杭等地也很快乱了起来。我早就对诸葛瑾说过,现在的江东望族对孙氏的领导并不是很心服的,暗流涌动正在找一个突破口,孙策重伤失踪的消息就成为了这个突破口。本来几乎所有的豪族都是用观望的态度来等候下一步的消息,可是有人一直等着这个机会,岂能放过?一些王朗和严白虎的追随着和亲将很快联合起来了,这个势力并不小。在他们别有用心地扇动下,真有不少豪族或以前的军士公开反叛了,每天都有余杭、富春、会籍、吴郡等地发生暴动的消息传到曲阿。

江夏得到孙策失踪,吴军大败的消息一点也不慢(我看,还有有很多士族与荆州集团暗地里互通消息),这么好的机会,黄祖焉能不用,再说,两年前的丧亲、损兵折将之仇他一直想报的,现在江东政权不稳,周瑜、程普等大将不在,黄祖立刻与刘表商量,发动了对庐陵和九江的攻击,军情雪片似地飞向曲阿。

就在这样的内忧外患之下,群臣无主,张昭等开始镇压不住众人了。这个时候,孙策和周瑜等还没有生还的消息,不仅朝堂之上群臣明显分成几个阵营,就是曲阿孙家的内部矛盾也开始显露出来了。孙策有三个弟弟,老二孙权,老三孙翊,老四孙匡。这个时候,孙匡尚幼,孙权、孙翊都被举孝廉,身边自有相佐之人。孙策平时看好孙权,孙权平时好交结能人异士,对士族和豪门也曲意结交,很得一些读书人的欢心,那个诸葛瑾就是其中之一,在他们的带动下,一些南下的北方士族开始在孙权身边集结起来,形成一个不容忽视的势力。可是在张昭等当地人眼里,特别是一直跟随孙策打下江东的老臣眼里,孙权好像懦弱了一些,不如孙翊。孙翊虽然年方16,却真有孙策的风姿,性格也如同孙策一般豪爽,真诚,故而深得张昭、顾雍、孙铺等人的赏识。

上面的这些乱子基本上都集中发生在我带着孙策逃难的日子里。我和孙策一起逃难了近半个月,周瑜他们带孙策回到丹徒又用了五六天的时间,二十天的时间足够江东乱成一锅粥了,这才是歪打正着,我自己都想不到的。久久得不到孙策生死消息的曲阿官员,在耐心等待了十天后,吴军大败于八桥镇的消息被证实了,九江的告急文书也到了,张昭等人深知内乱加外侵的严重后果,在征求了吴老夫人后,将孙权和孙翊同时推到了前台。孙权主内,孙翊主外。这也是为了调和矛盾双方不得已的法子。孙翊倒是没有说什么,立刻点起庐江等地的两万军士直接增援九江。孙权也马上传令南方余杭等地的官员,采取禁宵夜,严盘查的方法紧守各个城池,没有军令不得擅自行动。

本来,按照张昭他们的想法,这个调和方法的出台应该是一石二鸟的。这一,可以暂时稳定局势,毕竟有了半个当家的人了;这二,也是个考察的意思。孙策的生死谁也说不清楚,真要有个万一,这主事的人就要在这两兄弟里选择了,那他们现在的表现就是群臣选择的依据了。想的真好,真周到,可惜,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理解他们的做法的。更何况,孙权实际上掌握了政权的中心。他在不动声色中,就在要害部门安插了十多个自己的人。张昭最先感觉有什么不妥,可就是没有看出来,只是现在的确需要用人,多多少少有用处的,他没有想那么多了。

时间又过去了十天,当周瑜他们把孙策带回丹徒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人都已经绝望了。孙策的伤势本来就重,虽然有我的全力医治,奈何一路逃亡的窘迫,他的伤势没有恶化就已经不错了。回到丹徒,程普是终于放下了心头的大石头,虽然知道孙策伤势严重,还是急忙汇报了当前的形势。孙策是个火爆性子哟,哪里能听到这些,所以,他一面让人把他已经回到丹徒的消息送往曲阿,晓喻全境,一面让程普准备回曲阿的事宜,同时让周瑜准备马上去九江。周瑜如何肯听了他的,更不放心让他回曲阿,好说歹说才让孙策留在丹徒治病,让黄盖、朱治速去九江迎战黄祖,命程普、周泰速往余杭镇压叛乱。

就在众人接到孙策平安归来的消息大大松口气的时候,张昭收到了一封举报信,附加了一纸文书。赶到事态严重的他没有半点犹豫,急忙赶去了丹徒。当周瑜和孙策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是大大吃惊了。孙策再也无法在丹徒躺着了,周瑜也只能跟着他回到了曲阿。只是,由于外面谣言太多,为了表示自己绝对没有事情,江东的局面尽在掌握之中,孙策坚持自己骑马回到了曲阿,这一举动故而击破了各处的谣言,平稳了军心、民心,后果却是孙策自己本来收口的几处大伤口,又裂开了,伤势加重了的。

回到曲阿的孙策只休息了一天,马上着手处理这件棘手的事情。这件事的主要牵扯人是孙铺,孙国仪,这个孙策的亲叔叔。孙辅是孙贲的亲弟弟,孙贲字伯阳,其父孙羌字(圣壹)'圣台',是孙坚的亲哥哥。孙策立孙辅为庐江太守,抚定属城,分置长吏。迁平南将军,假节领交州刺史。孙铺是孙策的叔叔,他也只服孙策一个人。孙策生死未卜,他心里也是焦急万分。可是张昭他们的做法让孙铺感到了绝望,特别是孙权在内仅仅几天就几乎总揽全局了。再加上孙策已死的传言越来越多(陷阵营的后遗症已经开始显露出来了),他心中的失望加绝望也越来越大。这个时候,带着对孙权的不喜欢和不信任感,孙铺作了一件让他后悔莫及的事情:派出使者到官渡,相机行事与胜利一方进行接触。其实在他看来,孙策已死,江东早晚不保,而官渡双方无论谁胜出,南下是必然的,而他所处的位置——庐江就是别人南下首当其冲的地方,为以后早作打算,也是人之常情。可是,他没有想到的是,他派出的使者没有北上官渡,而是直接南下曲阿,把他的书信交到了孙权手中。孙权马上把信给了张昭,在刻意笼络人心方面,孙家几弟兄里,确实是孙权做的好的多。

望着围在自己榻前的周瑜、张昭、顾雍、孙权等人,孙策皱紧了眉头(身上疼哟):“子布先生,国仪叔何时回来?”“再过的两日,应该到了。”周瑜急忙问道:“伯符,你准备怎样处置?”对于孙铺,周瑜还是很有感情的,从孙策起事起,孙铺就一直跟在左右。可以说,他是跟孙策、周瑜他们一起打下了江东的,出力甚大。孙策长叹一声:“我还是不相信国仪叔会背叛我。他这样做,一定有他的想法,等他回来再说吧!”张昭上前:“吴侯,即便孙国仪有什么难言之处,庐江地处要道,不可再让其在此把守。”孙策点头了。周瑜看看一直不说话的孙权,想了想:“伯符,仲谋也大了,应该让他出去锻炼锻炼了。这次,他就做得很好。我看,就让仲谋去吧!这样,我们都可以放心了,外人也无话可说。”他这一提议,屋里之人都在点头,不过,周瑜还是注意到孙权眼中有一抹精光闪过。

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三天后,孙权就带着手下一众前往庐陵赴任太守一职。而孙铺在看到孙策后,羞愧难当,倒是实话实说。孙策也没有再为难他,毕竟是骨肉亲情,只剥夺了他的兵权,闲养在曲阿。五年后,孙铺病死,孙策还是对其子女厚加恩宠。孙铺一事倒是提醒了孙策,他在周瑜和张昭的帮助下,开始清理内部矛盾。孙策的自身魅力真的很大,他平安无事的消息一传遍全境,动乱局面马上得到控制。余杭等地的叛乱在程普的打击下,很快烟消云散,孙策乘机收拾了很多异己份子,至少表面上,稳定了南部地区。当然,这都是以后的事情了。

而在我来到丹徒的时候,黄祖得到吴军增兵,孙策平安回到曲阿的消息后,急忙收兵了,他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我在丹徒没有打听到孙铺的事件,孙策他们本着把矛盾缩小,家丑不可外扬的原则,保密工作做的很好。在考虑了半天后,我终于还是放心不下,反正时间还早,在吩咐了秦勇速去襄阳和周洛一起做好一切的布置后,我自己打马跑向了曲阿。至于李记,当然让她跟着秦勇喽,为他们创造单独相处的机会嘛,嘿嘿,我可是一个很好的人哟!

正卷 运筹帷幄篇 第一百一十四章 通家之谊( 上)

一统北地篇——第一百一十四章通家之谊(上)

等我跑到周瑜府上后(因为不清楚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我没有直接去孙府),小乔姐姐非常高兴地接待了我:“如弟来啦!公瑾在姐夫那里。你还好吗?” 我松了一大口气,看她的神情,就知道没有什么大事发生了:“嘿,姐姐呀,我没有事。你们还好吧,两个小家伙怎么样?”小乔姐姐笑着说:“都好得很。这两个家伙调皮着呢。对了,你来得正好,循儿这几日又有些不好,上次,你留的药方这次不行啦。”周瑜的这个大小子不是小乔姐姐的,不过,他的母亲已经死了。大概是他母亲的遗传,他从小身体就弱,真是病不离身,药不离口的。我好笑:“姐姐,你怎么能用上次得药方来给循儿服用,就算病情一样,节气不同,也不可以乱用的。还是我去给他看看好了。”小乔笑着带我入内:“如弟呀,姐姐非常想当面感激你,我听她说,太夫人也很想见见你哟。这次来,多住几天,可好?”我肚子里叹气,吴老太太要见我,这是必然的,第一次从丹徒回来,老人家就说想见我,后来想必她也听说了一些我的流言,就没有再提。这次我在战场上救了孙策,她才真正想见我了。

等我来到孙策的吴侯府的时候,好家伙,吓我一跳,刚报了名字,几个家丁全束手而立,喊了一声公子后,就是一幅恭恭敬敬的样子,倒让我差点退出去,以为自己走错门了。周瑜得报,急忙从里面迎了出来,在他身后,急冲冲跑出来的却是孙翊。我一脸地苦相:“我的妈呀,公瑾兄,叔弼,你们想吓死我呀!这种排场,我要折寿的。”周瑜笑了起来:“有吗?嘿嘿,这可是太夫人说的。好了,不要装成受宠若惊的样子,快跟我们进去,伯符一听你来了,差点从榻上跳起来,你再不进去,他真要跑出来了。”我的眉头皱紧了,时间已经过去这么久了,孙策不应该还不能起来呀?看来,江东果然出麻烦事情了。

周瑜看着我这个样子,轻叹一声:“进去再说。”我点头:“出了事情啦?”周瑜点头不语,我明白他有话不好说,只好不问,跟着他进了内宅。孙策果然还躺在榻上,看我进来,他就欲起身,我急忙跑到他身前:“怎么回事?你别动呀!”看着我一脸着急地为他把脉,孙策却是一脸灿烂地笑:“你终于回来了。我没有事情的,已经好的差不多了,是公瑾他们太紧张,不让我下榻。”我这个好笑哟,什么叫我终于回来了,这里又不是我的家,这个家伙。好在把他的脉真的没有什么异常,我是长出了一口气:“吓着我啦。你呀。这么长时间了还不能起来,肯定这中间作了什么坏事,弄得伤口复发了,哼,要是传出去,人家还以为我的药不行呢!要影响我得生意的。”孙策笑哟:“我怎么不能起来,都说了,是公瑾他们不让我起来。哎,你真是的,这个时候都不忘你的生意。”我哼哼:“别骗我,我可是大夫,你能不能起来,我说了才算。看样子,你的伤口反复裂开过,说吧,都干什么啦?”孙策嘿嘿地一笑,不说话了。周瑜却在拽我衣角了。哟。看来问题有点严重哟,严重到他们都不好说,难道是……我看着周瑜了,周瑜却摇摇头,弄得我莫名其妙了。

既然你们不好说,我也就不多问了。重新为孙策开了个药方,我笑着说:“我说伯符呀,看来你是想吃我的药,故意拖着等我来吧!活该,自己找罪受。” 满屋子的人都在笑。孙策乐了:“是呀,接到你平安的消息,我就想,你也该回来看我了,当然一直在等你哟。怕你还骂我,我只好不起来了。”我倒:“我骂你?嘿嘿,现在不敢了。那个时候嘛,谁让你那么重,累死我了,你不知道呀,相互骂架也是一种调节身心的办法。”孙策翻白眼了:“可是,一直是你在骂我哟,我可没有和你对着骂。”周瑜他们也笑嘻嘻地看着我和孙策斗嘴。我嘿嘿一笑:“那是你不敢。平时我是打不过你,那个时候,我可是很想揍你一顿的。”孙策轻叹一声:“你现在也可以揍我的,我保证不还手。”我耸耸肩:“不敢啦,不要说公瑾他们在这里守着你,就你现在这身板,打你我都手疼,看你瘦成什么样子啦!”虽是说笑,可说到这个,却让人感到一阵心酸。

孙策还是半坐了起来:“子云,多余的话我也不说了,就像你说的,我们是朋友,是兄弟。你这次回来,能住多久?”我笑笑:“我本来是要去荆州的,放心不下你,专门过来看看。既然你已经没有什么问题了,我想过几天就走。”孙策和周瑜都是一脸的失望。周瑜便说:“荆州的事情很重要吗?你这么急着去。”当然重要,不过,也不用很急得。看着他们期待的目光,我心头一热,故作轻松地一笑:“不算太重要。你们知道的,我在那边的生意多半都交给那个苏飞代理,可是这个家伙很过分,这两年少报了很多利润,我吃亏吃大了。这次去,就是想了结一下的。晚去几天也没有什么关系。”

我说的倒有真有假,周瑜没有说什么,孙策却叹气了:“一州之地的买卖,数目一定不小吧,难怪你急着过去。算了,你还是忙你的去吧,等你闲下来,我们再聚聚好了。”我是一笑:“好啦,你们别叹气啦。我又不是什么大人物,更不是奸商,不会这么小气的。再说,那边的事情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解决的,也不在乎早晚几天,我也想在这了多住几天。对了,我给两位姐姐带了点东西过来,有我的,还有曹公的。”

我提到曹操,孙策马上就问:“你没有事情吧!曹操知不知道你……我一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