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城南旧事人物性格 > 第15部分(第1页)

第15部分(第1页)

“咱们走吧,等梁大老爷与太爷谈出结果,咱们再作计较。”林芷岚才不愿意在这里傻等呢,觉得回铺子干活更实在些。

“婶婶,您千万别意气用事,若有人问起,咱们就说什么都不知道。”王行恩再次提醒道。

王行恩一直很谨慎,林芷岚虽然与他相处日短,但很快就发现王行恩其实是个聪明的孩子,他能一个人游走在东市不被饿死打死,又能探得消息全身而退,显然有些本事。

这两日发生的事,林芷岚细细回想起来,就很后悔那日让米铺伙计去衙门通知。王行恩为什么自己不去衙门,为什么暗中跟着保护自己而不是直接向自己坦白,为什么一直等到米铺伙计威胁才说出实情,很显然王行恩有顾虑,这更加说明事情的严重性。

自己让米铺伙计通知衙门,乞丐当晚就取消了行动,后来衙门象征性的加强巡查,差役退了乞丐们居然能把握时机及时发动,这说明了什么!林芷岚绝对不信乞丐是这次事件的领头人,如果是的话,当晚行事,那么大的动静,捕快们为何按兵不动,乞丐们可是将整条街都砸了的!

一切的事,如今想来,那幕后黑手必然是官府中人,林芷岚很担忧,不知道米铺的伙计是怎么与衙门通报的,若是衙门知道自己也牵扯在内,不仅自己遭殃,王行恩一定会落下叛徒之名,估计连性命都保不住。

听着王行恩的劝诫,林芷岚沉默了,回店里想了又想,还是耐不住,让王行恩去米铺,以买米面为名让那日去衙门报信的伙计送货过来。

伙计的一番话,让林芷岚知道这年头就没有蠢人,人家去衙门时根本没有亮明身份,而米铺的掌柜还托伙计带话给自己,让她闭紧口风不要声张。

林芷岚真是大大松了一口气,感慨自己这个两世为人的后世高级知识分子,在人情世故方面居然比不上这些挣扎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不过想想也是,因为生计艰难,谁能不多长一个心眼。

如此解决了一大危机,林芷岚便去找了木工重新打造桌椅,东市被砸,木工发财,生意多得让木工恨不能多长几双手,当然,价钱也比往常高出不少。除了桌椅,还有碗筷之类的需要重新添置,生猪档今日开张了,林芷岚也事先与卖猪肉的订下了货,订在十日后重新开张。

除了猪肉铺,还有一些卖菜的也能及时开档,但米面铺,油酱铺,绸缎庄,酒楼,没个十来日甭想有货,东市停开一日,就能对盐官县造成影响,如今要停上那么久,整个盐官县怕是要暴动了。

梁家大老爷,作为东市首屈一指的大商家,联合了其他几大商家与极多的小商铺,向官府施压,一是捉拿元凶以儆效尤,二是官府出面补偿损失,如果官府不能给个说法,他们不惜罢市!

消息传回来,果然不出林芷岚所料,县太爷满口答应,但交换的条件是东市即日复市,而鲍多宝却是拒不补偿商铺损失,甚至言辞激烈,激得梁大老爷负气拂袖而去,谈判也陷入了冰点。

到了晚间,又有一个消息传来,这个消息,让林芷岚闻到了浓浓的阴谋气息。

钦差大人不日驾临盐官县!

第21章 决战前夜

几日之后,因为东市罢市,盐官县民生问题日益突出,老百姓吃的用的都买不到,对官府的怨气越发的重了。市井之内不知何时传出了一个流言,常仁志常太爷吝啬官银不愿补偿商家,衙门无力追查闹事元凶,引得东市商家集体罢市。

此流言一出,不知就理的百姓对常仁志真是恨之入骨,前头常仁志为百姓所做的些许好事全被抛诸脑后,鲍多宝“适时”出面“安抚”,话里话外说的都是他的无奈,他是县丞没错,可他不能不听太爷的话,他多么想帮乡亲讨公道,可是他势单力薄,没能力啊!

百姓是愚昧的,虽说大伙儿知道鲍多宝不是好人,但他声泪俱下说了一句话,让得百姓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咱们都是父老乡亲,本官没有看着乡亲们受苦而无动于衷的道理!

多么实在的一句话,鲍多宝再坏,那也是自己人,常仁志再好,那也是外乡人,再说,常仁志平时也没干过多少得人心的大事,常常有事就躲起来,鲍多宝都向他们保证了,只要常仁志倒台,他便能作主让东市的商家立即复市!

饿得没饭吃空有铜子的百姓们,日日聚集在县衙门口声讨常仁志,鲍多宝暗地里又命了一些差役堵在县衙门口殴打闹事百姓,这下百姓的愤怒彻底被点燃。

这一厢,林芷岚听到风声冷笑,心想果然是鲍多宝的诡计,那一厢,梁家大老爷也是愁眉不展,他渐渐感觉到,自己好像被鲍多宝当枪使了。

而处在暴风中心的常仁志,却是清茶一杯,幕僚一堆,与心腹一起商议布局。

“太爷,钦差大人明日就到咱们县了,您看咱们是不是提前发动。”一幕僚有些沉不住气,焦急地问道。

“还不到时候啊~”

确实不到时候,他手上已经有很多证据了,但他目前还差一个关键的人证,那便是闹事的乞丐头子,如果没有这个人证,他说再多,钦差大人也不会相信自己的。搬倒鲍多宝容易,但此事若不能善了,自己得为鲍多宝背黑锅,到时两败俱伤,鲍多宝固然罪责难逃,自己这个太爷怕也是做到头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