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南郡太守导致关羽败走麦城的是谁 > 第35章 旧地重游35(第1页)

第35章 旧地重游35(第1页)

第二日一早,曹操率人携牛酒至周旭营中。

见面之后,曹操拱手拜道:“昨日亏得周校尉相救,今日特来相谢!”

周旭还礼道:“曹将军客气了!你我同属汉臣,驱除董贼匡扶汉室乃我辈应尽之义,昨日折损兵马甚多,不知曹将军欲作何打算?”

曹操笑道:“胜败乃兵家常事,我将于明日率军回河内,重整人马再徐徐图之,只可惜此次不曾除了董贼!”

周旭道:“旭前日与奉孝兄共论此事,料董卓命不久矣,西凉必生祸乱!”说罢将前日之事详述一遍。

曹操连连点头,说道:“不想周校尉见识如此深远,更兼郭奉孝神机妙算,如西凉人马自乱,不知周校尉如何应对?”

周旭微笑道:“当与曹将军携手,迎天子百官还于旧都!”曹操称善,二人约定互通有无,各自回营整顿兵马准备返程不提。

此时汉献帝初平三年(公元一九二年),周旭率部返回长沙途中,却不知诸侯联盟骤变突起!

先是众诸侯各引兵散去,有兖州刺史刘岱,向东郡太守桥瑁借粮,桥瑁不允,刘岱率军夜袭杀死桥瑁,将东郡部众尽皆招纳。

又那日孙坚于洛阳建章殿井中获得传国玉玺,不听周旭建议,仍将一众知情亲卫带在身边,却不知其中一名军士乃盟主袁绍同乡。那人见玉玺事大,便起了背主之心!连夜离开营寨去投袁绍,袁绍得知后,将孙坚请入营中询问,孙坚哪里肯承认此事?二人当庭反目!袁绍顾忌孙坚勇烈,任凭其离去,暗暗修书一封,遣人送至荆州刺史刘表处,许以城池粮草,让刘表于半路截杀!

刘表贪图小利,更兼亦有觊觎玉玺之心,遂于半路设下伏兵,自领军等候孙坚。孙坚途径襄阳境内,与刘表话不投机,两军厮杀一场,刘表诈败而走,孙坚自恃武勇率军追赶,不料正中埋伏!慌乱间诸将各自为战,孙坚却被乱箭射死!程普等人拼死抢了孙坚尸首,一面联络周旭,一面使人先至舒县报知孙策。

周旭得知孙坚身亡,立即与郭嘉计议,孙坚已死,长沙根基已失,继承人孙策又在舒县,周旭决定改道返回家乡。

待到周旭一行抵达舒县时,只有周瑜前来迎接,兄弟二人诉说离别之情后,周旭便向兄长打听孙策的去向。

周瑜答道:“孙策已护送其父灵柩回曲阿安葬,他认为自己在庐江没有根基,就遣孙坚旧部程普等人投奔袁术,准备守孝期满后再作打算。”

周旭唏嘘不已:“可惜文台将军了,若早听我劝说,何必落得这种下场?”说罢将当日之事诉说一遍。

周瑜听后又震惊又惋惜,震惊的是自幼一起长大的弟弟,已经成长到这种地步,更兼手下有郭嘉这样的谋士;惋惜的是江东猛虎孙坚,因不纳谏言导致兵败身死。

兄弟二人又去拜见了庐江太守陆康,此时的陆大人虽已六旬有七,却仍然精神矍铄,丝毫没有垂垂老矣的模样。

见到周旭,陆康也是分外高兴,当年的垂髫童子,今日已成长为秩比两千石的校尉大人了!虽然比起自己这位实两千石的郡长官来说差的还远,却也是少年得志足以轻狂了。

经历了一辈子的风风雨雨,陆康对天下大势也洞若观火,缓缓说道:“如今天下大乱,诸侯割据一方,我观南阳之袁术、荆州之刘表,皆与我等不睦,常有吞并之心,今未来犯境,皆因老夫尚在,平日清名尚存,使二人有所顾忌。”

周旭说道:“陆大人,舒县有大人坐镇,更兼我兄长辅佐,当一时无虞。皖城近江夏,有刘表部将黄祖镇守,不可无人当之,旭请命往皖城驻扎,一来抵御黄祖,二来也与大人成犄角之势,不知大人意下如何?”

周瑜对此言大为赞同,陆康亦欣然同意,周旭又去看望了陆宁楠,于是整顿军马,择日开往皖城。

见到皖县令赵达,少不得寒暄一番,赵达知周旭乃奉郡守陆康之命移防,自然十分上心,辎重粮草之类多有照顾。周旭深感手下兵马过少,便竖起招兵旗,不多时又聚得五六百人,连同原本部众已有两千士卒,令太史慈、邓当、李通等日日率众操练。

这一日细作来报,江夏黄祖遣大将陈就率军万余人犯境,前部张硕三千人马已进入庐江。

周旭召集诸将议事,郭嘉问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却不知陈就、张硕何许人也?”

李通道:“我曾久居江夏,颇知此二人。张硕一勇夫耳,不足为惧。陈就乃黄祖水军都督,其人惯习水战,于江面上操船弄舟是一把好手,如今率军与我陆战,岂不是舍长就短?”

郭嘉笑道:“如此就容易了,听闻公子当日于潜山用计破贼,如今故技重施可也!”

周旭道:“不知计将安出?”

郭嘉道:“先破其前部,斩其大将,再依据地势设置疑兵,虚虚实实,则陈就必知难而退矣。”

周旭一点就透,连声称妙,遂遣太史慈率本部兵马前往迎敌,只许败不许胜,务必诱敌至潜山小路处。又遣李通、邓当各领本部人马,于小路左右埋伏,待敌军过半,则一齐放火鼓噪杀出。再遣典韦率亲卫于斜坡处潜伏,待敌军败至,则出其不意杀出,众将领命而去。

周旭自率一部兵马,多带旌旗鼓角等物,前往潜山设置疑兵。

却说黄祖部下先锋张硕,率三千兵马前行,途径一处密林,麾下副将提醒他道:“将军,此地曰茂林,再向前十里即是潜山,皆山高林密之所,易于设伏。听闻那周旭年少时曾于此处用计,大破十万贼寇,今又到旧地,不可不妨啊!”

张硕自恃勇力,不屑道:“我等乃荆州正兵,岂是区区贼寇能比?那周旭黄口小儿,哪有如此奇计?定是庐江太守陆康之策,众人以讹传讹罢了!”遂不听副将之言,继续领兵前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