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瑞雪兆丰年出自哪篇课文 > 第26部分(第1页)

第26部分(第1页)

瑞雪见她腮帮子的肉都在微微哆嗦,心里解气,又添上一把柴禾,笑道,“过几月,如果这豆腐得了乡亲们喜爱,我还打算开个豆腐坊呢,都说肥水不流外人田,到时候就从村里找几个人帮忙,每日早晨不过忙一两个时辰,也耽搁不了家里的活计。我看雷子媳妇这么喜欢吃豆腐,手脚又勤快,等你生完孩子,如果不嫌弃每月几百文的工钱少,就来我家帮我一把,可好?”

雷子媳妇儿立刻惊喜的放下勺子,恨不得一千一万个说好,却又担心婆婆不同意,把手里的棉布帕子搅得像包谷皮子一般皱巴巴的。小叔山子在码头出力,一月也不过就拿回来八九百文,如果她一月能赚回哪怕二百文,婆婆也能给她留点儿私房,以后接济娘家,或者给孩子添些东西都是好的。

云二婶听得是早晨忙上一两个时辰,确实耽搁不了家里活计,还是在儿媳生完孩子后,又见儿媳眼巴巴看着自己,就笑着点头说道,“那感情好,到时候赵娘子可别忘了今日这话儿,让我这媳妇儿白盼了一场。”

“我如果忘了,二婶尽管上门骂我就是了。”瑞雪笑盈盈给他们婆媳吃定心丸,张嫂子也说道,“还有我帮忙记着呢。”

赵二嫂和那小媳妇儿听得她们三言两语就定下来了,心里急得都要冒火了,村子里就是手艺最好的女子,忙完家里活计,点灯熬油的绣了帕子、鞋垫、荷包等物拿去城里铺子寄卖,一月也不过就赚个百十文,如今有了这又赚钱又不耽搁家里活计的好事,她们怎么能不动心。

那小媳妇儿有些尴尬的开口道,“我家草根儿,婆婆帮忙看着呢,平日也没什么活计…”

赵二嫂好似生怕这小媳妇再抢了一个名额,立刻笑道,“草根儿还小,你婆婆又上了年纪,你这当娘的不多看着些,万一磕碰着,你不心疼锕。哪像我家青山和小狗子都大了,扔家里别说一两个时辰,就是一两日也没啥事。”

那小媳妇也不甘示弱,“我婆婆年纪大,不是还有小姑呢吗,看一两个时辰,谁不能搭把手。”

没想到,她们这般容易就互相咬起来了,瑞雪和张嫂子对视一眼,低头喝茶,都装作没有听见,谁也不搭腔。

赵二嫂与那小媳妇儿吵了个脸红脖子粗,才后知后觉的发现人家正主根本就没说话,于是脸上都有些讪讪的。

云二婶看过了好戏,又听得外面风声好似大了,就笑道,“这天儿不早了,我先带雷子媳妇回去了,以后有空了大伙儿都去我家坐坐啊。”

瑞雪和张嫂子也起身道,“我们也还要去别的乡亲家,也不多坐了。”

赵二嫂有心想留她们再说两句,死活也要磨得她们答应收她进豆腐坊做工,可惜,瑞雪眼角都没瞟她一下,拎着篮子与云家婆媳说笑着出了门,她只得跑前跑后,热情的说了好几遍,改日再来坐坐。

那小媳妇儿跟到门边儿看得瑞雪几人走远,开口讽刺道,“二嫂这脸皮可是真厚啊,刚才还说人家那豆腐有毒呢,现在又想要进人家作坊了,不怕被毒死啊。”

赵二嫂气得眼睛圆瞪,指了她的鼻子说道,“乌鸦站在猪背上,说人家黑,不知道自己黑,你也没少说人家,现在看见有好事儿,想改口了,晚了。”

那小媳妇儿哼了一声,挤开大门回了隔壁自家院子,心里盘算着,要不要明日去赵先生家坐坐,如果把赵二嫂以前说过的那些话抖落给赵娘子听,不知道她会不会招自己进作坊?

张嫂子拉着瑞雪笑了一路,直说,“让她背后编瞎话,现在搬石头砸自己脚了吧。就她那小气贪财的性子,今晚怕是睡不着了。”

瑞雪也觉得心里很是解气,但还是没忘了凡事留一线的道理,笑道,“我猜大伙碍于我家掌柜的,不会上我家门,倒是你那里定是要被踩破门槛了,不过,如果谁问起作坊的事,你就说有这个打算,还没定准儿,招谁进作坊,到时候再说。”

“知道了,这事交给我了,保证不得罪人。”

“咱们赶紧去翠娘那吧。”

两人穿过两条街到了村南高家,翠娘惊喜的把两人迎进去,听得瑞雪开门见山,问他们夫妻要不要赶车到各村去卖豆腐,赚些辛苦钱,两人一口答应下来。

黑子读书识字,不管是卖笔墨还是纸张都是大开销,还有二闺女和小儿子,要过年了,也要添些新衣之类,如果能多赚些银钱回来,过个好年,他们怎么能不高兴。

四人议定明日先挨村挨户白送豆腐,让大伙先尝尝味道,然后就散了。

瑞雪别了张嫂子,远远见到自家窗前映着一个看书的身影,知道这是赵丰年在等她回来,于是立刻加快了脚步,小跑着进了屋子。

赵丰年借着并不明亮的油灯,看着瑞雪冻得有些发红的小脸儿和耳朵,眼里闪过一抹心疼,想起原来总见家里女眷穿得那些绣了各种图案的厚锦披风,如果能给她拿来一个就好了,特别是银鼠皮的,一定很衬她的脸色…

他慢慢垂下眼帘,掩下眸里的复杂之色,问道,“都送完了?”

“嗯,还有几家,明日张嫂子去就行了。”瑞雪麻利的拍掉身上的雪花,抱怨道,“又下雪了,明日恐怕会更冷。掌柜的,不如学堂里也停几日课吧?”

“不行,读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第四十章 走村串户

瑞雪俏皮的吐吐舌头,就知道以这人刻板的性子,不可能听自己的话偷懒耍滑,突然想起前两日的劳动成果,就跑去翻炕里的箱子,拿出一条二尺长的围脖和一副手工稍显拙劣的连指手套,笑道,“掌柜的,你快试试这围脖儿,我用兔皮拼的,里面缝了细软的棉布,还有这手套,塞了很多棉花,可暖和了,你明日去学堂记得都要带上啊。”

说着,她就要伸手帮赵丰年戴上,可是刚从外面回来,手指冻得还有些硬,就笑嘻嘻的呵气搓了搓。

赵丰年慢慢拿起围脖戴在自己脖子上,然后拿起大棉手套替瑞雪带上,少有的展颜一笑,本就俊秀非凡的眉眼在油灯下越发显得光彩照人,“真暖和。”

瑞雪微微红了脸,摘下手套,又戴在他手上,“你明早去学堂时,记得两样都戴着,手冻坏了怎么写字啊。我店里也不忙,再做一副就是了。”

赵丰年手指在温热的手套里动了动,轻轻答了一声,“好”。

第二日下午,瑞雪和张嫂子照旧早早关了店门回来,一进堂屋,就见屋里放了七八只竹篮子,有的装了干蘑菇,有的装了白菜土豆,有的装了豆角干儿茄子干儿等等,瑞雪奇怪,进屋拿了棉布巾子一边拍打身上的雪花,一边问道,“堂屋里的东西是谁送来的?”

赵丰年扫了她一眼,见她颈后积的雪花就要化掉,起身接过布巾帮她擦拭,“都是村里人送来的。”说完,又指了炕上一个小木盒说道,“那里面还有这个月的束脩,一共是一千三百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