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重回永乐时代 笔趣阁免费阅读 > 第97部分(第1页)

第97部分(第1页)

。是敌是友也不清楚,所以刘秀珠这一丝怀疑也是一闪而过,根本没怎么去想。

刘鹰带着一帮护卫跟着周鼎的神机营一起在海上折腾,他本人也是洗了好几次胆,“出洋时还是风平浪静,人和船也就是随着海浪晃荡,这晃荡可不比是在江上湖上,海上晃着晃的你心里没着落,出洋三个时辰看不到一丁点土的时候,风起,船象风中的落叶,某家还把自己绑在了床上,结果吐的身上床上比那泔水缸还脏还臭,那黄胆水吐的人嘴里都失味了。”

吴朝干,琼州人,水性好,轻功好,疑为江湖闻名的**贼“盗花香”(刘秀珠的怀疑)。刘鹰本来也只知道这个叫吴朝干的护卫水性好轻功好,但多好,他并不知道,枪棒上的功夫一般。但这次跟着出海,他的本事显了出来,看来,他入王宅府中是故意隐藏了些功夫。原来这次出海,遇上了大风,帆索卡死,帆落不下来,如果不收帆,那船必然会被刮翻去。这时的船已经晃的人都站不住了,根本没办法上去椎杆高处弄那个帆索,危难见英雄,一船神枪手和老水手都以为要藏身海底的时候,吴朝干出现了,象个猿猴一样,贴着那椎杆就爬到了帆索处,这功夫,后来连水师百户都自叹不如。吴朝干手中刀光一闪,砍断了帆绳,帆随即落了下来,而吴朝干随着那帆一起落下,但是,是头朝下跌下来一般,只到快着甲板的时候,手抓着在风中飘舞的帆绳,人翻了个跟头,稳稳的落在了甲板上,开始以为他跌了下来,一船的人心惊胆战,后看他的身手,又是博得满船喝彩。

吴朝干今日的事迹传到东家主母的耳朵里的时候,王动赏了他一坛“白沙醇”,而刘秀珠则告诉王动,吴朝干是南海一鸥的徒弟,轻功好,水性好,且能在海船上混的,只有南海一鸥这一门下。至于他是不是那个盗花香,刘秀珠有点拿不准,进了王动府上后,吴表现的中规中矩,不象是个好色之徒。王动不在意手底下这帮护卫以前是干什么的,只要在他府上老实能做个护卫便可,别的他不管。英雄不问出身嘛,能跟着王动出去打世界的,只要现在遵纪守法就行了,年轻人嘛,犯点错,上帝都会原谅的。江湖上虽然都知道盗花香是个**贼,但还真就没一个被盗采的女子去告官呀!怕是另有隐情吧~!

其实王动自己不知,王动府宅里这三十六位护卫,一大半其实都是江湖上小有名气的人物,廖管家的广告打的响呀,工钱给的高呀,很多人都是冲着那工钱去的,本想先弄点酒钱,哪天不爽了,直接走人,哪知道,进了王动的门才知道,想出去难了。开始那么多的训练,这帮江湖人士本来就是你不服我我不服你的,都堵着口气挺了下来,后来王动那接二连三的新花样出来,连他们的兴趣也被勾了起来,特别是那些古古怪怪的装备,那时就想着,把这些个好东西练的熟了骗到手再走。真练好了,开始上岗的时候,轮班值班连座制,队长盯着组长组长盯着组员,上班的时候,只要留在府里的,根本没办法溜班,丢了一人伤了一人,一组四人,另三人要被责罚,交班是没现异常,接班的出现了事故,都会有处罚,团队意识是加强了很多,但一个个也别的眼睛盯的死死的。下班的时候,基本就是在王动的那庄子里呆着,好在那训练和娱乐项目还不少。好不容易一月到假期了,可以自由活动了,也是规定至少两人一组,外出要请示,说明去处,回来时还要汇报一下去消假。另一个原因就是,你不老实不行,个个都知道东家和珠夫人是个高手。东家和珠夫人时不时的会半夜外出,但从不走正门,偶尔一次被值夜的护卫现,不到一合,便被夫人从墙上打了下来,虽然那家伙被赏了五两银子,但只要别人偷偷问他,夫人功夫如何,他都是摇头,“看到东家和夫人一起上的墙,自己也跟着跳了上去,但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被夫人打下来的。”

在苏州的日子所有的人都过的紧张而有充实,半个月后,使节们也把苏州城都走了个遍,苏州菜也都尝了味,苏州地面上的美女也都试了深浅,心满意足,大大小小百多条船,沿海南下,往厦门而去,在那里,船队将整编,然后开始西洋之旅。

(准备跟郑和去征服欧洲,现美洲,殖民澳洲,非洲历险的书友赶快报名!)

………【第五四节 夜泊舟山 一】………

从岳阳去武汉的时候,王动第一次做坐船,那漕帮的船由陈友谅的战船所改,大致也就算是一千五百料的样子。自南京到苏州,王动坐的是郑和大人的粮船,已经上升到三千料的级别。但这两次基本上算是在江上行船,但这次自苏州出,王动算是真正的要去海上了。

船队共计有大小船只一百五十多艘,在福建长乐,还有七十多艘船在那里等着。一百五十多艘船,一个庞大的舰队,缓缓的驶出长江。最后一条船还没有出刘河口,前哨探路的船已经过了吴淞江所,绵延百里的船队,浩浩荡荡的往海上进。到了长江口,除了探路的哨船以外,大队的船在这里集结,等候帅船的指挥编队。如同后世研究的一样,郑和的船队列“鱼”阵顺风南下。

在长江上的时候,你感觉不出来,到了大海上,一个困惑了王动很长时间的问题有了答案。这么多种船,宝船的十二帆,到六橹船的一帆,各种船载重不一样,吃水不一样,船更不一样,那这些船怎么才能保持一个编队,且是统一的一个度往前行驶呢。“披水板”,也叫“腰舵”,在江河上的船,一般都没有这个装置,但海上的船,会在船舷两侧设腰舵,这个腰舵用来调节船,而这种腰舵又保证了船横向移动的阻力很大,使着并行的船之间,很容易保持距离,特别是在逆风或是侧风时,则使船保持正确的航向。

船队采用漏沙计程法,即在船上设一个酒壶状的漏筒,装满细沙,沙从筒眼中漏出,直到漏尽,把它作为一个计量单位,称为“一更”。一更行船60里,航海中在顺风条件下行驶一昼夜的路程为十更。所以,一更的航行时间约为2。4小时。而度换算一下,整个船队基本保持上每小时25里的航。至于风潮顺逆对船的影响,船队也加以考虑。进行测量时,先在船头向海里投下一块木片,以一定度赶到船尾,木片与人同时到达船尾即为标准度。人比木片先到船尾,称为“不上更”,反之则称为“过更”。这两种情况与标准情况之间存在的误差,在计算船时加以增减,就可得到近似真实的航。航行路线与航程测算出后,船员们还要把它们画在地图上制成航海图。

王动同志在船上一如小学生般的兴奋,呼呼的北风也不在意,就是在甲板上不进到船舱里,这场合那叫一个壮观呀,王动往前后左右望出服去,全是船。他的船编号为“商甲零壹号”,甲字头的基本都是商船,共计三十条船,其中二十五条是王动管辖下的商船,而另五条编号“宝丙”开头船同时被称为“小宝船”,其实也是粮船,但里面装的都是大明朝赏赐给西洋诸国的宝物。而粮船这个级别的另三十条船,那才是名符其实的粮船,里面装的是整个船队的食物。这些食物分为干货和鲜货,最让王动吃惊的是,其中有一条船被计划成为一个小农场,上面居然养猪,养鱼,更不用说鸡鸭了。

郑和大人帅船是整个船队中最大的,上次下西洋之行,这个级别的宝船只两艘,但这次不一样了,永乐帝把家里还有的另两艘一并拨给了郑和,这下,在整条“鱼”的最中央位置,一个倒“丁”字型,四条宝船,王景弘的“红龙”第一,郑和的“黄龙”第二居中,候显的“青龙”居左,洪保的“苍龙”居右,船上龙旗飞舞。

当晚在舟山群岛屿外海域落锚,整个船队又收拢到了一起,生每条船都在显著位置挂上了灯笼,灯笼是不同颜色的,比如船头是黄,主桅顶是红,船尾是绿,而左舷则是紫,右舷是蓝,当你夜色中,从一条船看到看另一条船,根据你能看到的灯的数量和颜色,基本上就能判断出彼此的相对位置。

王动被郑和传到了他的帅船上,这会帅船上领导干部不多,明日安排去普陀,这次西洋使节中有几个国家也算是佛国,普陀中国佛都名山,正好过来进香。还有就是,日本国的使者和高丽使者将在那里换船回国。

郑和船上基本很空,第一次两条大宝船出使,各国使节都是分住在这两条宝船之上,这次四条宝船出使,大多数使节,安排到了候显的“青龙”号上,郑和船上反显得空了。不过,由于周鼎也是初次下海,所以这会还是让他住在郑和的“黄龙”号上,大船稳。

郑和船上还有一位太监,名叫周满,此人按王动的定位,算是郑和的助理。在王动所处的这个时代,大明永乐年间,并不是所有阉割入宫当上公公的人都能被叫太监。只有坐到内府各机构(二十四个)的一把手,才能被称为太监,二把手,官职为少监,当然这还只是书面语,口头上,你是不能直呼对方太监或是公公,那绝对是个侮辱,你还得叫大人。郑和的船队上,能有资格被称上太监的共有七个,其他的只能名字来称呼。比如郑和边上有个叫英文的小公公,伺候郑和的,朝庭里配合郑和的。真正服侍郑和的还是南京郑和从他家里,马府,所带来的家人,由马府管家郑忠所领导的那些仆人。

“静之,初此出洋,感觉如何。”王景弘关心了他一下。

“风虽然大了些,但没什么浪,所以感觉不是很强,呵呵,还没有真正见识到海龙王的实力。”

“你倒是想是罢!”周鼎脸色有点苍白,他是个地道的北方人,不象王动,后世是个江苏人,会游泳,划过小渔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