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重回永乐时代 笔趣阁免费阅读 > 第84部分(第1页)

第84部分(第1页)

说句公道话,永乐这人的眼光还是很准的,他选的这帮大臣,除了被自己干掉的以外,只要活到六七十岁的,个个都是在位相位上二三十年的,服伺过三代皇上的大把。

秋天的南京,城外面倒是不怎么热,毕竟树多,但城里面就不大一样了。且这皇城里更是热,南京的热是闷热,皇城里不会有知了叫的烦人,因为根本就没有树,但对着黄墙明瓦,看着热。不过这会,议事的大殿还是不错,有冰,皇上召集一帮大臣议事的时候,边上置有冰盆,感觉还是蛮凉爽的。

议了一天,早朝开始,皇上算是拉着大家伙一起用了膳,然后接着议。永乐帝其实已经现了,召集过来这帮人,争论来争论去,就是一件事,本末的问题,本,那就是农商,农为本,商为末。大家吵来吵去就是一付德性,即要做婊子,又要立牌坊。都要强调农业是根本,强调要以德服人,但又不得不承认,商人日子过的比农民好,在易货上大赚邻国敌国的钱是个好主意。

这下把永乐气的无话可说,虽说这大堂四角都有冰盘放着,但他还是直冒汗。

古代上至皇室下至富户,都有储冰的习惯,冬季修个冰室,储冰到热天是备用,一是用来降温,二是用来食用。大多数的冰室都是挖在地下,早在秦汉时期,就有专门的专门的地下冰室。

不过今年京城里最出名的还数的上是潇湘记开的冰室,在京城热闹的地方都开了不少门市,虽说冰淇淋这种东西,元朝就有人在吃了,不过蒙古人只是简单的冰加牛奶,但潇湘记的冰室出的花样就多了。从冰水,冰奶昔,冰淇淋,到冰棒,各种各样的都有,除了堂食的以外,还有外卖的,最便宜的冰棒三文一个。

很多有钱人家在潇湘记试了以后,都回去自制冰奶昔,那个毕竟简单些,把冰刨碎了调制就行,当然精明的商家已经开始计划明年多储些冰,可以学着潇湘记的样子来做些生意。不过,他们还是很清楚,潇湘记的冰不大象是去年冬天存下的,有人帮着算过这笔帐,按潇湘记这种玩法,怕是整个玄武湖的水都制成冰,还差不多,毕竟,潇湘记不只是在卖冰的饮料,他们还在卖冰块。

王动在家里宴客,也不能说是宴客,他本来是准备晚上把大家召过来议事,因为到晚上张科才有空,其他几人都住在他府上,结果,张科一得到消息,下午就过来了,王动家的宅子在山脚下,又有水塘又有花园,是个避暑的好去处。

于是下午三湘商行这帮人就开始议事,聚到一起最关心的居然是今天晚上吃什么,原来张科也认为,王动家里的伙食比他们潇湘记的要好。现在凡是到过王动蹭过饭的熟人都知道,王大掌柜家好东西太多了,京城里到他家吃过饭的都有想法,想把自家府里的厨子送这来培训一下。

王动今日也没让他们失望,把这江南有的瓜果全都弄了好多过来,榨汁,加冰块或是加冰碴,另一边放上雪糖粉,愿意喝甜点的自己去加。

三湘商行这帮人不知雪糖是王动搞出来的,但这却是今日的话题之一,柳姑娘没过来,柳姑娘一来在长沙府那边还有事,另外一个女人出门也不大方便。管帐,管卖,卖人手的都来了,不过王动把张科也招了过来。

“那海客听说年龄不大,就住在三湘客栈,大公子,这是怎么回事呀?”蒋武问张科。

“此人年龄不大,不过倒是很精明,说的话倒是官话,不过有点琼州的口音。”张科回。

“此人行事颇有点大掌柜的作风。”高天雄喝了一口西瓜汁,“不够甜,再加点雪糖粉,我说这雪糖粉真是好东西,你看,要是热水,糖易化些,但如今喝这冰水,还真要这粉才行。”

“天雄说的对,这雪糖还没卖,各地的贩子自己先打起来了,倒学了几分我们卖酒真谛。”张浩显然是同意高天雄的观念,“我看他这糖不错,要不要采办一点。”

“好了,好了,不说这雪糖了,天底下的生意多了去了,我们做不完的。”王动小结了一下,“这些时日,三湘商行进项如何?”

此话一说,韦方谷马上拿出了他厚厚的帐本,开始向大家报帐,听来听去,也就那么回事,今年怕是没有分红,大的的进项都扔到了采购货货上了,个个听了也是有点担心。

“大掌柜,这出海,到日本,硫球,高丽还行,三四个月便可以有个往来了,往西洋,郑大人去年出了,今年还没回呢?”蒋武的担心是正常的。

“蒋兄,你不用在意,改天我带你去龙江船厂去看看船,那一船货下来,没个百八十万银银子,那这生意也就别做了。”王动笑着说,他这话可是把大家都吓了一跳。

“静之,你说的那不是用船往回拉银子嘛。”韦方谷差点呛着。

“方谷,如果按你的计算,基本上现在银钱还是够的。酒,煤炉,油的进项已经足够去进货了。现在我们是按五条船来算的,若是十条船呢,钱够不够?”王动问。

“静之,不行,以现在的本钱来看,只能到六条船。再多四条船的货,至少还要四十万银子”韦方谷回,“不过湖广行省,已经有几个商号表示想要入股。”

“静之,其实,你可以考虑一下苏浙这一带的富户。”张科提议,“天下富户,苏浙十有其六七。”

“我也有听说,这些富户,京城虽有,但多与朝庭大员有些瓜葛,这种官商,还是少打交道的好。”王动这话,得到了大家的认同。

“不过,大哥,你说的也对,我们可以试着去问问,看有没有兴趣出洋做生意的,这事,大哥,蒋二哥,你们两去办,京城就你们两路子广,不过这事得暗地里去问。”

“哈哈哈,路子广,静之,如今,这商行里,路子最广的怕是你吧。”蒋武笑了。

“浩子,玻璃一事,隔天你和天雄去趟龙山的泥灰场,看下那作坊还有什么要完善的”

“呵呵,不是按你的图建的吗,应该没什么问题吧。”张浩笑了,“天雄去就行了。”

“蒋二哥,人手方面准备的如何?”王动转问蒋武。

“慢,学堂出来的人还不能大用,要从潇湘记拉人,湘翁不用说,大掌柜你也不干呀!”蒋武直摇头,“匠事我倒是找了不少,过些天,会有一批人过来,铁匠,砖瓦匠,木匠,石匠都有,不过,除了年轻人以外,有的都是携家带口的,龙山的泥灰场,那够大吗,够住吗?”

“蒋兄,你还得准备人手,龙山那房子盖了不少,都在养老鼠呢,你放心,一定够。”王动停一下,“出洋做买卖的人手也要考虑一下,行船海上,水手船夫,不用你去管,我已经在想办法了,漕帮那边会出些人手,不过卖货算帐,这还得要我们自己的人,我想到时,至少要三个帐房先生,还要十个理货的人手。另外,此去西洋最好能找些懂西洋话的。”王动对蒋武下了这个任务。

“治平,平时到你潇湘记走动的文人多,有懂番话的吗?”蒋武把球踢给了张科。

“应该有吧,隔天我找人去问问。”张科正在迅的想,礼部有哪些个相熟的朋友。

“还有,如果可行的话,下次出西洋做买卖,我会跟着船一起去,天雄,蒋二哥方便不?”王动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