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重回永乐时代 笔趣阁免费阅读 > 第36部分(第1页)

第36部分(第1页)

众位将军你看我我看你,还真没想到,两位殿下居然都知道王动,大公子喜文,说的那个问天下谁主沉浮,在坐的武将没几人知道,当然也不是没有人,听王动介绍的时候,也有几人也随之一振,刚才王动被程掌柜拉进来的时候,他们只知道他是潇湘记大掌柜,因为朱龙在这庆贺升官而献酒,没想到这个大掌柜是这么有来头的一个人物。二公子好武,常与一帮家将一起喝酒,自然知道这个酒精。

“昔日程掌柜呈静之兄大作时,某家还以为静之是位雄伟男子,没想到也是个书生模样。”大公子看着王动的样子,笑了。

本来,楚王是同时封王和将军,二公子倒确实握着武昌中护卫的兵权,后来楚王想了一下,做了个样子,把兵权交给了家将,这样实际还是楚王掌握军队,但看上去,交权给了他人。提了朱龙后,一干人在王府里已经庆祝过了,但私底下,他们还是想着出来再闹腾一下,在外面毕竟放的开些。两位殿下也是无意中现,今日当值的家将少了几位,结果一问,除了实在走不开的三位家将以外,其他的都跑到潇湘记喝酒来了,于是两位殿下也一起过来同乐。大公子有他的想法,以后他是要袭这王位的,但家将们原来可算是老二的手下,所以他也要多拉拢一下,虽然他们兄弟两人关系不错。二公子其实没别的想法,他就想着,这种场合怎么不喊上他的。

王动心里很高兴,几小时之前还在想着,怎么接近王府,没想到,得来毫不费功夫,一下子,把楚王府的将军们和两位殿下都结交上了。巨大收获,巨大收获。

………【第二章 风起潇湘 第七十节 王府灌水】………

那顿酒,王府一干人几乎都是抬回去的,王动是使了眼色的,所以那酒一直上,而且大掌柜话了,既然朱龙喊程掌柜大哥,那这酒,潇湘记请了。且第二天,王动还要再请两位殿下,算是王动请,不过,大殿下倒是请王动到王府小坐,王动求之不得,当下谢过。

第二日,王动做好准备,往那楚王王府而去。

礼品在长沙府的时候,就开始计划了,只是当时没定要送什么人,等张浩带着这些个东西到岳州时,王动当时还在想,能不能全送出去。

一床鸭绒被送王爷,飞机上的纪念品,吊坠六个送王妃,这个东西真好用,哈哈,送女人最好,送给大殿下是的圆珠笔,也是六支,最后的那坛酒,送二殿下。远远看着两人,还有些礼盒的样子,王府的门正看着笑了,到王府送礼哪个不是大车小车,怎么此人,只一个随从一匹马就搞定,看着也就几个木盒子外加一坛酒。

王动在包装上可是用足了脑子,可以百分之百的说,装笔和飞机挂件的那些个木盒子,放到后世,绝对是珍品古董,大盒子里装小盒子,小盒子里装笔和吊坠。地道安南国出香檀木,里面衬都是真丝。装那床鸭绒的檀木盒更是大,里面是什么,门正也不知,上面倒是几个字,三湘精品,角头篆书的湘字很是醒目,里的被子就不用多说了,湘绣坊出柳老板亲制,全手工呀,当然了,那年代都是handmade。那装在箱子盒子里的东西,他看不到。这些个盒子,也是拜托阮记竹器特制的。酒就不多说了,白沙液,装酒的瓷坛是长沙贡窑外兴私窑所出,门正也算是识货的,一看那瓷坛子,知道官窑的手艺,毕竟王府里皇上赐下的官窑瓷器也是不少。

其实大殿下早就交待了,今日潇湘记大掌柜,长沙府才子王动,王静之会造访,得大殿下亲自关照的人可是不多,门正也没敢小看,本来潇湘记他也是去喝过酒的,也知道那可是全大明联号,这来的是大掌柜,还真不知是什么样的一个人物。结果王动到门口递贴子的时候,他也愣了一下,心想,不是老头呀,这么年青的一个后生。

迎到王府里,带着王动往大殿下的府宅里走,这一路,把王动看的也是心潮澎湃。本身过来的时候,沿着王府城墙走,青绿城墙,大至有个十米高吧,廊房青黛,溜墙根根本看不到上面的建筑。走的是正门,丹漆,金涂铜钉,豪华壮观,正门匾额镌刻着“镇楚门”三字。再往里走,更是惊人,整个就是一个城中城,里什么都有,大街,不比王府外的大街窄,差别就是街上行人不多,街上有酒楼,有布庄,连卖小吃的都有。远远看一座大殿,重檐歇山顶面阔,大门上书“承运殿”。王动知道楚王迷信,但没想到的是,里面不只是有和尚庙,道观也是有。

门正倒是很实在:“大掌柜,今日个王爷没在,大殿下说了,直接引着大掌柜去他那。”

他说这话的时候,王动还在到处看,“噢。”

王动真没记住路,反正就是到了一座大宅前,门正通亶了一下,把王动交给了门子,那门正就回了。王动没走几步,就听到了朱孟烷的声音“潇湘记大掌柜,王动,表字静之。”

与大殿下在一起的还有一位长者。朱孟烷因这长者也在,没起身相迎,远远看到王动,便拱手作礼。

进去一介绍,王府长吏,姓文,名字刀三,王府长吏,坐这个位置的人是皇上指定的,不是王爷喜欢当王府长吏的,所以坐这个位置的人,一般都很微妙。王动只是觉得此人表字很奇怪,刀三,但也不敢多问,一问,自己那点古典文学的底子就捅漏了。(此名乃同是起点新人朋友友情提供)

文大人显然对王动还是蛮有兴趣的,当然了,人家也是个读书人,王动流传在外的那些个词,不世奇才呀,名声在外了。

果然,今天天气,身体健康,高寿,福气,精神,一大通废话之后,讲着讲着,又回到了诗文方面,这时的王动已经有几套路子对付他们了,都是在茶余酒后,被那些个关系近的有点文化的给练出来的,也就那么回事,只要把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搞一段出来就行了。

“静之以为,人之做学问,有三种天地,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的人憔悴。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

这个三阶论断实在是高绝,把两人听的神飞万里,抚掌称妙。

“人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孩童见识,率真率性,又言,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成年之语,观山有感,遇水作叹,或言,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返朴归真,辛驾轩高人也,此一端,言尽人生感悟。”

王动的听众,以前从来没有人向他们这样解释过词句,听的心中惭愧呀。观此人年岁双十开外,竟有如此见解,神人。打娘胎里读书,自牙语时观人间百态,莫不过如此。特别是那文大人,端着茶杯,竟然听的呆了,一口茶,一直没咽下去。心中五味瓶倒,人家这才叫做学问。把这学问做到透了,也就是做人,以学问来透彻生活。不用多说了,大殿下搞定,多了一上级别的粉丝,王府的这位长吏也是搞定。

言谈间,二殿下也过来了,他知道王动过来了,不过,他来,是冲着那酒来的,来了就拉着去吃饭,硬是不要在他大哥府上,要去王府内的酒楼。于是一行人,又往上酒楼而去。

《水调歌头…武昌》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