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重回永乐时代 笔趣阁免费阅读 > 第34部分(第1页)

第34部分(第1页)

“茵儿,你带孩子们先回,我与静之有事要商议。”张科吃饱喝足了。

“莫要太晚,静之,谈事就是谈事,别纵着我家夫君喝酒。”张柳氏,闺名柳茵。

“静之,今上很难服侍呀。”张科一改刚才的恬淡,一付苦脸。

“大哥此话怎讲。”

“原本我在京城,上上下下都还不错,靖难后,朝里相熟的官员,十之七八都没了。”

“大哥与解大人不是相好。”

“我看解大人路也快到头了。”

“为何?”

“今上喜武不喜文,解大人轻狂,如今又与东宫参在一起,皇上正是虎狼之年,朝臣交好东宫,不是好事。”

王动非常吃惊,以张科京城一个酒店的老板,居然有这种见识,这也太牛x了吧。怕是怎么调教出来的呀,这话,这口气,实足一个朝庭里的老官油子呀。张科怎么没去做官的,凭他与那些朝中大员的关系,弄个官当,太容易了,凭他这份见识,应该能在官场混出来的呀。转念一想,大明朝能开连琐企业的有几家,能趟京城这浑水,没点真本事怎么行。怪不得,潇湘记能在大明朝到处开花。

“洪武皇帝坐定天下后,天下文官武将杀了大半,当今天皇上进京时,文臣又去了大半,世事难料。现在正在对安南用兵,如你所算,怕是还要对元蒙用兵器,国无宁日呀。”

“大哥多虑了,潇湘记只管做生意,不理政事,足以自保。”

“不理政事,不是你想不理,就能不理的。潇湘记的名声太响了,在这京城里,很多人盯着潇湘记,若不是老二当初在北边打下了些底子,潇湘记怕是早就被人吃了。”

“大哥,思谋多时,有何良策。”

“良策?呵呵,若有良策何须此时留你。”张科笑了。

王动看着张科,轻轻的问出一句:“大哥,你说这大明朝谁最大?”

“皇上”

“若皇上参股潇湘记呢?”

“啊!”

………【第二章 风起潇湘 第六六节 说教张科】………

张科很期待王动下面的话,整个包房里静静的。

“皇上是个行大事的人,行大事必定要用钱,洪武皇帝治吏养民,国库充盈,然,用兵等同于烧钱。用兵交趾,北击元蒙,纵帆南洋,所费银两以万亿计。税改,非一日之功,且涉及面太广,非良谋,唯有行商。儒家轻商,反观秦一统六国,外靠武力打天下,内倚法治行商,国富民强。”

“静之所言在理,但若让朝庭言商,难。”

“朝庭能行商固然是最好,朝庭若不直接行商,市易税也是不小,只要朝庭支持不打压商家,就可获得税钱。”

“本朝轻商更胜宋时。”

“以安南之战为例,兵器,粮草,运兵,抚恤,皆银钱所筑,纵横制器,不只是要制兵器,还可供粮,还可漕转。若以户部筹算这些开支,选千家供应,与选几家供应相校,供应商家数目字越少所费银越少,依此理,朝庭能省下银两,我等则可赚得大利。细思量,若朝庭参于买卖或是匠制,则大省,此例在前朝也有,只是用人不善,故为诟病。”

“前朝有证?”

“宋时,兵器乃朝庭军械司专营,朝庭开弓弩院,然所托非人,弓弩材质较差,神宗临巡,取三张弓试射,竟无一弓称心,然,秦时制器,凡弓箭均刻有工匠和督造姓名,略有差池,罪及问斩,其相国吕不韦大其财,秦朝利器打遍天下。”

“静之所谋深远,非我等所及。”

“大哥,若仅以潇湘一楼酒肆生意终是敌不过官府,湘翁有言,数十年,日日如履薄冰,不只是广交江湖豪杰,还需备着商家打击,结交官府更是火中取栗,稍有不慎,九族满门。若以众人之力绑得朝庭行商,则一劳永逸。”

“众人之力?”

“如三湘商行一般,若这商行的东家,有小民,有京官,有皇家,且行的是国家大义,大哥,你说这行的是不是万年船。”

“万年太久,能有百年足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