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渔村村长是哪个明星的 > 第4章 银子二百两而且取不伤廉(第1页)

第4章 银子二百两而且取不伤廉(第1页)

赵同瑞杀红了眼,追着李成栋就跑。

还好赵承成这时候还保持冷静,叫余庆祥连拉带拽把他叫了回来。

否则一不小心,同瑞又被李成栋拿住,那又是另一段故事了。

不过赵同瑞这么一追,也不是毫无所获,他回就回了,居然还似抓小鸡似地提溜了个俘虏回来。

往地上一扔,那人一骨碌翻了个身,匍匐在地磕头如同捣蒜:“都是误会,都是误会,壮士饶了我吧!就当我是个屁,把我放了……”

这俘虏就是宋十一。

他的嗓音倒是很熟悉,口气却没了方才的嚣张跋扈,一股子摇尾乞怜的劲头。

“误会?哼!”赵承成冷笑道,“我刚才说是误会,你不认。现在都杀成这幅样子了,还说是误会?你自己相信吗?”

宋十一满肚子的话,都被赵承成堵了回去,忽然灵机一动:“壮士别这么说嘛!我有东西送给壮士……”

说着,宋十一从地上仓皇爬了起来,在一堆篷子的废墟之中疯狂搜索一阵,终于捧了个木箱子,回到赵承成跟前。

他亲手打开箱子,露出其中白花花的银子:“壮士,这些银子,就用来卖我的狗命,我……”

赵承成注意力全都被晃着白光的银子吸引住了,根本就没听见宋十一的后半句话。

有零有整一箱子的白银啊!

尤其是十几锭台州官银,铸造成元宝形状,白惨惨反射着诱人的光,雪一般的表面都凝结上了一层白霜——九成九九的纯度!

赵承成这一路逃亡,除了祭五脏庙外,就是在四处搞钱。

然而明朝末年,通货紧缩、财政困难,赚钱哪有那么容易?

在史可法这里,全村一百六十多号人,努力工作一整天,也才能弄来五两银子。

除去吃喝用度,每天能够省下来一两五钱银子,就很满意了。

一想到这里,赵承成管不住自己的手,一把从宋十一手里夺过银箱,一掂量——少说得有二百两分量。

是一笔巨款了。

要知道,明末江南富庶之地,一户中等人家一个月的开销,至多二两银子。

有了这笔钱,还在码头上打什么工?

当然,得罪了李成栋,想打工也打不成了……

一想到这里,刚刚经过一场激战留下的疲惫顿时荡然无存,赵承成又鼓起了劲头,喊了句:“弟兄们,此地不宜久留,跟我走!”

话音未落,抱起银箱子就跑。

赵同瑞赶忙把他喊住:“大哥,你还没说呢!这个姓宋的,要如何处置?”

这种小虾米,完全不在赵承成的视线范围之内。

他随口答了句:“随便。要杀要剐,随你的便。赶紧完事,咱们要跑路了!”

“得嘞!”赵同瑞血气方刚、有仇必报,说话的同时,一个窝心脚就往宋十一胸口踹去。

这厮身材瘦小,一脚被踹出去两丈多远,在空中螺旋翻滚了一圈,后背撞到一堆断砖乱石,整个人瘫软在地,有出气没进气,大约是死了……

赵承成可没工夫关心宋十一的死活,头也不回,便带领弟兄们离开了这座被拆了大半的人市。

赵家村的村民们,还在原地等候。

上千里的逃亡,跟着赵承成一路有惊无险,让村民们心态变得异常淡定,还真有种临危不乱的架势。

可这一次不一样,李成栋不是心慈手软、善罢甘休的人,他已对赵承成和他的村子动了杀心,随时会派大军追过来。

对付一二百人,和对付一两千人,完全是两个概念。

“乡亲们,此地不宜久留,赶紧跟我走!”

“这就走了?”村里年纪最大、资格最老的老赵头问道,“不是说还要在徐州多留两天,赚点盘缠吗?”

“老爷子,计划提前了。现在就得走!”赵承成斩钉截铁地说道。

对于赵承成,村民们报以绝对的信任。

乡亲们立即行动起来,开始打包自己的行李,准备启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